小村庄铺开秀美新画卷——宝坻区周良街道田邢庄村乡村振兴发展纪实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09-29 11:23:53

环村路方便出行助力村庄发展 

科普基地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  

  绿环翠绕,鱼塘连片,稻田如画。驱车驶入紧邻津蓟高速宝坻温泉城出口的宝坻区周良街道田邢庄村,但见街道干净、村容整洁、鸟语花香、老少和乐,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跃然眼前。

  田邢庄村现有77户,共217名村民,其中党员22名,耕地面积580亩,有鱼池400亩。

  曾经的田邢庄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2016年以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发展,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超过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万元,生态环境在宝坻区名列前茅,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逆袭如何实现?靠的是发展思路的转变。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

  近年来,田邢庄村党支部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努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建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深刻认识到村庄要发展,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样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扎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田邢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学兰说,以前,村内老学校的三间旧平房一直就是村级活动场所的阵地,由于功能不齐全、条件差,完全没有吸引力。2016年,在上级的帮助支持下,田邢庄村建成了总面积1130平方米的村级活动场所,建有综合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村民服务大厅、休闲健身室、科普活动室等功能室。党员活动、中老年下棋、青少年读书健身都有了好去处。

  阵地扩大了,服务功能齐全了,党组织活动高标准开展起来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这几年村里不仅环境好了,文化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日子过得别提多乐呵了。”树荫下,正在和邻居下棋的李大爷对如今的生活连连称赞。

  2020年,村里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村。目前,村里有5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全部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帮助,爱心志愿者就出现在哪里。

  党员们带头把好事做在平常,群众纷纷效仿,村里的热心人暖心事越来越多。

  老党员李桂臣时常开着电动三轮车带腿脚不便的老人取东西、买药;村里老人生了病,年轻党员王会利二话不说驾车送老人到城里的医院;谁家有电焊活儿,懂技术的李健一准来帮忙;孤寡老人的庭院,大伙儿争着帮忙打扫;村庄因防疫实行封闭管理期间,80多岁的独居老人王珍的两个女儿无法进村照料,大伙儿谁家做了好饭,就先给老人送去……

  “我这腿脚不方便,儿女离着远,多亏了有志愿者的照顾,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给我买米买面、洗衣做饭,真没想到,这么大年纪了,还有这样的福气,日子过得知足呀!”王珍老人激动地说。

  “不管遇到啥困难,一个电话志愿者就到,他们可是帮了我们老两口不少忙,现如今的生活真是太幸福啦!”说起身边的志愿者,79岁的王大爷竖起了大拇指。

  乡村变美 内外兼修

  “大伙儿注意了,今天咱集中做卫生清整。党员负责各自责任区,各家负责门前屋后和庭院……”大喇叭里传来了王学兰的动员令。不一会儿,党员、干部、志愿者,电动三轮车、小货车全出动了。

  村民王春霞家的庭院干净利落、宽敞明亮。在外打工的她,每到休假时必定要给房前屋后和自家菜园彻底打扫一遍,“现在大伙儿素质都提高了,家家户户比着爱干净。”王春霞说。

  “刚开始清整私搭乱建、乱摆乱放时,有的村民家不配合,我们就每排房抽一个代表,组团给每家打分评比,卫生不好的面子挂不住,就动手收拾了,后来就慢慢养成习惯了。”王学兰说。

  从过去村集体收入微薄,到现在每年仅在环境卫生方面就支出2万元,村庄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

  “以前卫生死角多,废弃坑塘沟渠又脏又臭。”75岁的老党员李桂臣说,“这几年变化太大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转运,水面都清理干净了,废弃坑塘填埋后种满了树,村里打通了循环路,村民喝上了净化水,腰包也都鼓起来了,我觉得这就是小康生活了。”

  2018年,村里实施了煤改燃气工程,在工程实施中,村“两委”班子发现不少村民家里存在电线老化、私拉乱接现象,商议后决定对全村破损老化电线线路进行更新,消除安全隐患,赢得了村民的连声称赞。

  2019年,该村进行了废弃坑塘植树造林计划,将废弃坑塘充分利用起来,填埋坑塘两个,面积11亩,种植树木1000余棵。通过植树造林,废弃坑塘沟渠脏、乱、差、臭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如今田邢庄村共有坑塘10个,沟渠两条,不仅成为村庄一道美丽的风景,更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2019年8月,村里完成自来水管网入户。截至目前,污水管网主线及各户污水管网工程已全面完工。2019年11月,进行厕所革命,各户户外厕全部拆除并在院内选址新建,共为81户村民改造厕所。

  2020年,持续发力开展人居环境“百日大会战”,开启党员干部带头、志愿者助力、群众积极参与的环境整治新局面。据统计,共计出动挖掘机、电动三轮车、小货车200余次,党员干部及群众400余人次,全面清理村庄道路沿线两侧垃圾杂物,破旧广告牌,田间地头、养殖池塘边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脏乱棚架、乱建设施等,房前屋后积存垃圾杂物、庭院内物料卫生死角进行规范处置,垃圾及时转运、日产日清,美丽乡村提升建设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腰包变鼓 干劲更足

  每天一大早,养殖户杜国平都到自家承包的鱼塘转一圈。虽说用的都是现代化设备,但勤劳肯干的他闲不住,总是要巡视一番才放心。

  “6月份出了一批鱼,收入十多万元。预计到年底,今年稳赚30万元。”说起80亩鱼塘的收益,杜国平欣慰地笑了。付出的辛苦都能得到回报,田邢庄村的养殖户至今都在感谢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开展。

  时针回拨到几年前。400亩鱼池,对于217人的小村来说,资源很丰厚,为啥村集体收入不多?百姓的日子也不富裕?几经走访调研,市政府口岸办驻田邢庄村帮扶组找到了问题症结:鱼塘供电要从外村借,电价高,还时有时无,养殖户承包鱼塘效益太低。

  正是那两年,杜国平的鱼塘因为供电不足赔了不少钱,“总断电导致鱼缺氧死了大半,那时眼看着败家了。”杜国平说。

  改善田邢庄村供电基础设施迫在眉睫,找到了突破口的帮扶组立即行动,经过多方联系协调,顺利为田邢庄村安装了315KVA变压器,并增设低压线路。

  供电稳定了,增氧控制设备、消毒喷药设备等都派上了用场,用电单价还降了一半。

  帮扶组还引入了效益更高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为村集体增收的同时,带动着杜国平等养殖户在食用鱼养殖间歇期培育虾苗,实现一块鱼塘双份收益。

  思路一变天地宽。稻蟹共生、林下养殖,几年间,现代化种植养殖模式与技术在田邢庄村迅速普及,经济效益快速增长。依托生态和交通优势,以“城市农夫基地”为主题,以认种认养为特色,用旅游服务业拉动发展,建成采摘园、垂钓园、农家院等设施,旅游元素不断增加。2018年,他们还与乐品田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智慧乡村项目,共接待中小学生1.4万余人,为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今的田邢庄村,村集体收入节节高,农业户口人均年度分红、补贴近万元。王学兰说,村集体富了,就要把更多更大的红利让给老百姓,让大伙儿充分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老百姓日子有盼头,干劲就更足了。”王学兰说,村民的思想更活跃了,依托紧邻京津新城地理优势,年轻人纷纷走出去打工、创业,人均年收入达2.8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间,日新月异的变化把田邢庄村217口人牢牢凝聚在一起,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并肩同行、阔步前进,续写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天津日报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