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看小康】天津津南区:小站稻里话丰年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9-22 11:09:51

央广网天津9月21日消息(陈庆滨 贾立梁 杨煜)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天津市津南区近年来大力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即将迎来丰收的小站稻,正在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种子。以下为节目主要内容:

男(主持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一个举家团圆的日子。

女(主持人):对中秋节,许多人都有一种特殊情结。这种情结,是期待,是欢喜,是回忆,也是乡愁。

男:不仅如此,每年中秋节前后也恰是一年农作物成熟的时节,农民欢聚一堂,庆祝丰收。而今年这个中秋节和往年还有一点点不同,它是咱们实现全面小康后的第一个中秋。

女:咱们节目叫《走进乡村看小康》,这个中秋,在美丽的乡村田野间有着怎样的节日气氛?村子里家家户户丰收团圆的图景又是怎样的和谐动人?直播的第一站,我们先到和北京相隔不远的天津津南去走一走。

女:都说“稻花香里说丰年”,说起天津津南的小站镇,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这里盛产的小站稻。九河下梢、鱼米之乡,南运河水夹带着从黄土高原卷来的泥沙及氮、磷、钾等有机肥料,注入了津沽大地,造就了小站稻独特的风味。

男:“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熶玉粒香”,形容的正是天津小站稻。中秋时节,老天津人最诱人的美食就是“稻米干饭,羊肉汆丸子”。小站稻焖到锅里喷香扑鼻,揭开锅盖香味隔着院墙都能闻到。

女:现在总台驻天津记者陈庆滨正在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稻的核心区——小站镇会馆村,我们马上连线他,听听他这个中秋节在那里看到了哪些好玩的,尝到了哪些好吃的?

陈庆滨: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的小站稻核心区内,从这里往远处望去,600余亩小站稻稻田即将迎来丰收期,通过之前对这里的了解,我想和大家通过三个关键词说说来到这里的感受。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稻香。我刚才站在稻田边,一阵阵微风吹起一层层的稻浪,沉甸甸的稻穗散发出的浓浓稻香可以说是扑面而来。据会馆村的村民介绍,这些小站稻全部为生态种植,就是在水稻成长的整个过程中不打农药,上的是有机肥,什么除草呀都是用人工除草,基本上保持没有药物的侵害,另外,成熟后的小站稻米粒呈椭圆形,晶莹透亮,垩白度≤1.0%,也是米粒上的不透明的地方小于等于1%,所以有个比喻说小站稻是像碧玉一样通透,蒸煮时香味很浓,当地人有“一家煮饭,四邻飘香”的说法。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蟹肥。在会馆村的稻田里可以说是立体养殖,上面种水稻,下面水里则是饲养了螃蟹,在这里我看到,稻田的地头上,都有一个宽约两米的小水池,水与稻田是联通的,在这个水池里可以看到不少螃蟹在水池与稻田之间来回的穿行。据村民介绍,稻田养蟹首先可以发挥河蟹具有的除草、除虫的作用,在稻田里养殖,可减少稻田农药使用,预防水稻虫害。另外河蟹的排泄物还可作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同时这些稻田蟹还吸引不少游客过来游玩品尝,为农民有效增收开拓新途径,可以说是一蟹多用。再过一个月,这里的稻田蟹就可以食用了,有机会您也可以过来品尝品尝。

第三个关键词就是游客多。为了发展旅游,会馆村这两年在这片水稻种植区修建了木栈道、玻璃栈道和几座小桥,游客可以欣赏荷塘,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有个三层的木质观景台,这里是游人们的必到之处。站在观景台顶俯瞰下去,稻田、荷塘、村居一览无余。今天是中秋假期最后一天,我看到来这里的游玩的人还是非常多的,许多人在这里拍照留念,既看美丽的稻田,又能分享丰收的喜悦,可以说这块昔日的农田,正在变成天津新的网红打卡地。

女:从记者的连线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小站稻长势喜人,稻田蟹也初具规模,给当地群众生活确实带来很多可喜的变化。

男:不过,有着悠久历史的小站稻也曾饱受环境污染之痛,让小站稻这个品牌失去了昔日的光彩,甚至一度消失不见了。近几年,天津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出振兴小站稻计划,小站镇会馆村也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取缔污染企业,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如画”的变化,也让小站稻重焕光彩。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来听总台驻天津记者陈庆滨的报道:

历史上,小站镇会馆村因清末李鸿章部淮军的会馆设置于此而得名。村里出产的小站稻,因土壤和水源等有利条件,营养丰富且口感润滑香糯。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干旱和水污染等原因,这个因小站稻闻名的村庄不得不改种玉米和高粱,后又改种棉花。为了增加收入,村里还建起了大大小小30多家工厂,这让会馆村一度面临污染的窘境。

村民郝文成:那时的水,它随便排放,那时肯定脏乱的,一般情况早晨起来出来,你闻着它会有味的。

是赚眼前的钱还是为后来人保留一片水清地绿的环境?会馆村既算经济账,更算生态账,2017年经过村民商议,加上天津市启动“散乱污”企业整治,会馆村决定所有加工厂全部关闭或迁到镇里的开发区。村民李林森在会馆村曾开设了一家生产汽车胶管配件的工厂,年产值有5000万元,说起当时要迁移工厂时,自己一开始也有点想不通。

村民李林森:我市场也有,销路也有,技术也有,为了村里,我就腾出来了,我说算呢算大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工厂关闭后,为发展村集体经济,2017年上任的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又带领村民清理、疏浚曾经淤塞的河道,处理垃圾改善村居环境。随着水质的持续向好,经村民商议,会馆村决定重新种植小站稻。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说,第一年300亩小站稻试种取得成功。

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本身咱这块就是小站稻的原产地,根和魂都在这,咱把它恢复起来。第一年也是试试看的意思吧,慢慢(摸索),第一年种得还不错,种完以后收成也好,老百姓都高兴坏了,都上地里看看来,哎呀这水稻。

于是,会馆村不断加大投入扩大种植面积,到今年会馆村的小站稻种植面积达到了600余亩。乡村振兴,产业为先。作为村里的带头人,郑加林不断琢磨如何做足小站稻的文章,目前会馆村为自己生产的小站稻注册了商标,市场销路正在逐步打开;开展稻蟹混养,增加多元收入;同时在区镇两级政府的支持下,积极谋划乡村旅游。

最近,村里原有的十余间工厂厂房正在加紧翻修,未来将打造为民宿,为游客提供吃住游体验一站式的服务。

民宿项目施工负责人张文洪:这边室外的呢就是开放型的烧烤、娱乐,室内准备搞点娱乐性的东西,人们来了之后有休闲、有玩的、有吃的,准备下一步搞人们居住。

今年7月以来会馆村高峰时每天接待游客达三四千人,现在的会馆村正从单一水稻种植向乡村旅游华丽转身,村民们住着楼房,有医疗保险,年底每人可分140斤米,土地分红每人每年1550元,而且还有300元的补助,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能拿到1000元“退休费”,村民的日子是越来越红火。不过,在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看来,随着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会馆村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男:一粒小小的稻米正在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金种子。近年来,天津坚定不移走科技兴农之路,充分发挥天津小站稻品牌优势和市场潜力,加快推进小站稻种子的研发升级。现在总台驻天津记者贾立梁正在京津冀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水稻育种温室基地里,下面我们马上连线他,看看水稻种植的科学奥秘。

贾立梁:当我们走进这个京津冀地区规模最大的智能化水稻育种温室基地里,第一感受就是壮观,基地的总面积达到了4400多平方米,拥有着4万多个水稻品系。这个基地更是将科技运用到了水稻种植、生长、繁育、成熟的每一个环节中。这里安装了先进的智能型控制试验室,比如自然光人工气候室、人工补光试验室、智能温室、微气候室、网室、抗旱鉴定室等,可以自动模拟不同地区稻田的温度、光照、湿度以及土壤盐碱等自然状态,通过种植对应的水稻育种试验新材料,从中观察其生长情况,鉴别育种新材料的具体性能。

在自然光人工气候室内,就进行着水稻抗旱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精准控制给水量的同时,在阳光暴晒下,有些水稻已经干枯倒伏,而有的水稻品种则绿意盎然、长势茁壮。这样的优质抗旱品种,将被研究人员筛选出来,进行优质品种的杂交配种,从而孕育出更能抗旱的水稻品种。我们在这里看到,每株水稻上都绑着一个二维码的牌子,研究人员告诉我们,只要手机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后,就可以在专门的数据平台上完成对水稻各项关键数据的记录,并实现后台的数据共享,让工作人员告别用笨重的本子记录,实现水稻各种品系的大数据分析。

而在智能温室里,我们感受到的则是对于水稻精细到毫厘的测试环境,在这里,水稻的生长温度可以控制在0.01度的波动,湿度变化能控制在千分之5左右。这样的智能温室对于提高水稻的育种效率有很大的帮助。研究人员告诉我们,过去使用常规育种方法,有时需要15年才能育成一个品种;而通过这样的科学化育种方式,可以将育种周期缩短到3年到5年,这对于科研工作者提高科研效率有了很大的帮助。

目前,天津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已经育成了津稻9618、金稻919等高端优质类水稻品种以及津育粳22等高产优质类水稻品种。特别是津育粳22,已经成为京津唐稻区的主栽品种。

如今,通过科技的助力,进一步提升了天津市小站稻品种的创新能力,促进小站稻振兴。

男:如今,乡村的生活富足了,村民也期待着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津南区八里台镇西小站村,这里不仅种植小站稻,还以小站稻稻耕文化为核心,挖掘出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文化项目,丰富了群众生活。今天是中秋节,就让我们跟随总台驻天津记者杨煜、贾立梁,去西小站村看一看。

挠秧号子声:我唱一支,谁来和哟,……你唱那个,我来和哟……

中秋节到了,西小站村的村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刻。不仅是因为小站稻大丰收,村民们还多了项新任务:排演传唱了几十年的挠秧号子,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挠秧号子,是小站人劳作时传唱的一种劳动号子。不同于其他劳动号子的整齐划一,挠秧号子旋律千回百转,既融合了齐鲁民歌的奔放,又蕴含了江淮小调的婉约。赶上种植、收获水稻的时节,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农民们面朝土地、头顶烈日,歌声便成了他们给自己加油鼓劲的最好慰藉。

西小站村村民王桂云:那时候去田间地头干活去,有个号子感觉着喝一下地精神头就来了,一唱出去,大伙一呼应那个干劲都来到了,多累也不感觉累,收工了就一起招呼着,干的时候有号子,收工了大伙儿是乐乐呵呵的扭着秧歌唱着就回去了。

西小站村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民辛勤劳作,种植水稻,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西小站人把剧团文化与小站稻文化紧密结合,村文化名人范云先生组建了西光剧社,为耕作自娱自乐,他创作了劳动歌曲《挠秧号子》;为歌颂新生活,他编排了舞台剧《翻天覆地的人》,这些作品在当时成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现在,在西小站村,仍然保留着西光剧社这个金字招牌。如今能够参与到西光剧社中,将过去的经典戏剧奉献给观众,王桂云倍感荣幸。

王桂云:有年是节的,聚在一块给大伙演个节目。他们天天来看来,我们就算排练也有人这前来看来,要说咱这块有演出了,大伙不都互相传。大伙也不为报酬,一直在坚持着,不把这个东西失传了,也是为了丰富咱这个村的文化生活。

西小站村历史文化资源优越,如何将这里的乡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充分地融合到西小站村新的乡村振兴之路上来?这里以林、田、水、巷、村作为依托,走上了高标准品牌农业示范、乡土文化体验、田园特色乡居为一体的产业融合之路。

西小站村党总支书记李路鑫:我们西小站村打破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壁垒,推动农旅联合,形成了以小站稻为主导的农旅文化产业振兴之路。我们通过“以文化乡”乡村发展项目,吸引传统文化资源入驻,不仅为西小站村增光添彩,更有助于发扬传统文化,增加村民收入,加速乡村振兴。

如今,西小站人的生活越过越富足,而传唱了数十年的挠秧号子,也被幸福的人们填上了与时俱进的新唱词。村民们歌唱着“中国梦”,憧憬着越来越好的新生活。

挠秧号子:禾苗壮呀嘿呀哇嘿呀哇,父老那个乡亲呀,嘿呀哇嘿呀哇,拧成了一股绳,嘿呀哇嘿呀哇,全国人民齐努力,实现了中国梦哟嘿……


作者:陈庆滨 贾立梁 杨煜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央广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