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奔小康 天津进行时》武清援甘采访日记(一)静宁来“戚”啦!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06-16 15:33:23

6月16日,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多云,气温15度。

中国小康网等天津全媒体采访团在武清区委宣传部的带领下,抵达甘肃省调研采访。 

一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核心区和桥头堡,一端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中线上的重镇,天津武清区和甘肃静宁县,相距1500多公里隔山隔海,却因精准帮扶有了不可言说的缘分和深厚的情谊。随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开展武清、静宁两地建立合作关系三年来,紧密携手,围绕组织领导、人才支援、产业合作、资金支持、劳务协作、交流交往交融6大方面,深入开展了结对帮扶和对口合作通过三年来的共同努力,各项重点任务扎实有效开展,在助力静宁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效果今年228静宁县实现脱贫摘帽,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近2个小时车程,终于从固原机场到达目的地的第一站——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天色渐晚,空气中包裹着雨后清新湿润。尽管已经是晚上近10点半,马路两边仍有店铺亮灯营业,灯光和三三两两的顾客把夜间的马路装点得略显热闹。 

在接下来为期五天的调研采访过程中,调研采访团将围绕重点任务和亮点工作,实地采访肉牛养殖、农业示范园和农产品基地、村级卫生室和智能医疗系统建设、消费扶贫电商平台建设、红色旅游产业等情况。 

云青青兮欲雨。6月中旬的静宁,相较天津多了份凉爽。上午一早,朦胧的细雨温润绵软,带着缭绕的云雾,不经意的洒落山头。山脚下,红旗村吕河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种植户正在采收郁郁葱葱的茼蒿。“我有5个蔬菜棚,种着芹菜、西蓝花、茼蒿等蔬菜,都是无公害的。1个蔬菜大棚1年可以增收1万多元。以前一年就种两茬蔬菜,现在有大棚一年种四茬,等于翻了一番。”种植户笑着和记者介绍说,“收成好了,收入增加了,这两年出去打工的人也少了。” 

图片2.png

城川镇产业扶贫蔬菜大棚示范基地位于红旗村吕河社,占地200亩,是镇上着力打造的一处集科技示范、转型升级、扶贫带贫、助农增收的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该蔬菜大棚整合了川区七村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350万元,搭建蔬菜大棚150座。”城川镇镇长贾军平说,“农民的特长就是种粮食种菜,在村内建大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有工作。对于蔬菜来说,大棚可以延长生长期,由一年两茬变为四茬,收益要比外出打工好得多。有的村民土地被流转到蔬菜大棚基地了,土地的流转费正好抵消了蔬菜大棚的租费,他就可以免费种棚。” 

图片3.png

(点击图片收看视频)

在另一大棚内,一根根油麦菜牢牢嵌入土里,生菜的清香味扑鼻而来。“大棚里种的大都是菠菜、油麦菜等时令蔬菜,种大棚的都是有过种棚经验的老手,懂得管理,也有一定的销售渠道,平均一棚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红旗村村支书马红子介绍道。

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项目,城川镇党委、政府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理念,以发展产业为出发点,以助农增收为落脚点,充分利用当地群众传统蔬菜种植要素,在红旗吕河建成集科技示范、转型升级、扶贫带贫、助农增收的产业扶贫蔬菜大棚示范基地200亩,修建蔬菜大棚150座,产业扶贫蔬菜大棚示范基地采取“村集体+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运营模式,以村集体为平台,以村级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通过土地流转让群众有收益,就近就地务工让群众有薪金,租赁经营让群众有产业,抱团发展让村集体有收益“四联动”增收举措,以每棚年租费1000元(贫困户免收)的带贫方式,优先吸纳贫困户种植经营,巩固脱贫质效。
       同时,该产业扶贫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可带动当地群众100人就近就业,最少吸纳50多户贫困户种植经营,合作社将聘请种植专家指导种植,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和带富能力。

当帮助静宁县脱贫的"戚"来了,这里村民的感恩之情,我们体会到了!


中国小康网静宁6月16日专电
撰文/杜敏
联合报道/天津市合作交流办

作者:杜敏
责任编辑:容与
来源: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