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村·武清篇】普通村庄的美丽逆袭——探寻大孟庄镇杨店村乡村振兴良方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11-19 10:31:09

1.png

大孟庄镇杨店村,碧空如洗、道宽路净。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清朝康熙年间,有杨姓人家开小店为生,后逐渐形成村落,杨店村也因此得名。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见证着杨店村的成长与蜕变。如今,走在武清区大孟庄镇杨店村,道宽路净、绿树成行、碧空如洗、红旗飘扬,仿佛欣赏着一幅淡雅清丽的工笔画。

近年来,杨店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实现了“六化六有”,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两万元。

“这是我成长的地方,这里有童年的记忆,文明铺设幸福路,小康进入万家门……”

在文化礼堂里,孩子们正在学唱杨店村村歌《我可爱的家乡》。歌词的每一句,都是村民们的心里话儿。

 党建引领聚合力 提升村民安全感

2.png 

杨店村党群服务中心红旗飘扬

走进杨店村,民房鳞次栉比,街道洁净如新,绿树掩映中百米文化墙秀出文明新风尚,锦簇花园里村民散步聊天、读书下棋……

说起村里的变化,杨店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迎春既骄傲又感慨。“刚被选上‘一肩挑’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打鼓,虽然村里的基础不错,但当时村民的生活水平离小康还有很大差距,但既然乡亲们相信我,我就一定带着大家好好干,让村里富起来。”  

接下来,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里不仅翻修了街道、安装了路灯,还建起了健身广场和文化礼堂,村中绿化面积达到了28%。

“我小时候,村里还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谁能想到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前,村庄变成大公园,小康生活比蜜甜。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饮水思源、铭记党恩,用实际行动为家乡多作贡献。”村民候景明激动地说。

有党旗飘扬的地方,群众就有安全感,有党徽闪耀的地方,就有党组织强大的凝聚力。

今年疫情发生后,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杨店村100余名村民自发参与到疫情防控各项志愿服务中,众志成城,共同战“疫”。他们有的在村庄主路口的疫情防控点执勤,严禁外来人员游逛、串门;有的负责宣传防控知识,及时劝返外来车辆;有的为困难户送去生活必需品和药品;有的发挥自身特长和网格员一起认领了水电安全和应急维修工作。

“共青团员们找到我,主动要求站岗执勤,我们把这帮孩子编成组,配合党员执勤。考虑到他们的学习,每人只安排了半天的工作,没想到他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执勤之外还主动去其他防控点位巡逻。村里的妇女们也不甘示弱,一早一晚为村里的公共设施消毒。”王迎春说。疫情期间,村中无一人感染、无一人随意出行,志愿者们没有花村集体一分钱,村两委为此专门为表现突出的村民颁发了“最美志愿者”荣誉证书。

 环境整治细梳妆 提高村民获得感

3.png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杨店村成为美丽、生态、宜居的新家园。

乡镇靓、村庄清、人居美。

创建“美丽庭院”是助力乡村振兴、扮靓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抓手。2018年,武清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暨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杨店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全力推动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村容村貌。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2019年5月,杨店村在开展门前堆物和私搭乱建集中清理行动中,村两委干部带头作表率。王迎春调来工程车辆,带头拆除了自己家中40平米的猪圈,有的党员还把新建不久的临街车库都拆掉了,向群众表明了决心和态度。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村民代表们也纷纷响应,主动清除了自家门前的杂物。考虑到村里一些人清理能力弱、整治任务量大的实际,村里专门制定了清理计划,先后组织150余人次,为26户困难村民进行清理。经过集中整治,共清理私搭乱建42处,拆除户外厕所66座,农户门前堆物实现全部进院。各家拆除的旧砖,村里也进行了统一回收,用于整修了村内的排水沟。

 “人居环境整治难,巩固更难。提升村内人居环境绝不是一次投资和一两次集中清理就能完成的事,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治理和全村人的共同维护,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氛围。”王迎春对于环境整治有着清晰的认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为持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杨店村立足实际,建立长效保洁机制,通过制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化。三年来,杨店村一步步由环境脏乱的旧村庄蝶变成为美丽、生态、宜居的新家园,村民们对家乡的荣耀感、自豪感和归属感有了极大提升。

 文化惠民添活力 增强村民幸福感

4.png 

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贴近生活,村民在闲暇之余收获到快乐与幸福。

 “只要有时间,我就会带孩子回到村里老屋住两天,不单单是村里的环境变好了,更重要的是村里的风气非常好,比起城里的生活,多了很多的热乎气儿和人情味儿!”家住武清城区的杨信符老人说。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魂”。杨店村“两委”班子立足村内实际,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深入开展爱心捐助、爱心助学、关爱弱势群体志愿服务等活动,将关爱他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文明风尚融入到生产生活中,营造关爱社会、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

“最近几年,村里的工作很多,修路改水、种树安灯,村干部忙上忙下,天天闲不住脚,但他们从没忘记过我们这些老人,每到春节和过生日,‘两委’干部都会带着东西给我们拜年祝寿,真的感谢他们!”谈到村里的关怀和照顾,独居老人石金荣禁不住眼圈发红。

据石金荣讲述,2013年妻子因病去世,由于没有子女,那段时间自己整个人像被抽空了一样,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在门口大石头上发呆。“看我年纪偏大又无人照料,村‘两委’班子成员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家里坐一坐,陪我说话,问问我的困难和需求。”久而久之,老人慢慢走出阴霾,适应了新的环境。

让石金荣老人的精神生活彻底丰富起来,源自一次偶然的谈话机会。一次,王迎春陪老人聊天,老人一直在讲述着年轻往事,王迎春突发奇想,“石大爷,您既然有这么多这么好的经历和故事,又是退休老师,为什么不把这些写出来,让大家都看看呢?”。在王迎春的鼓励下,老人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几乎每周都会将一篇手写的稿子送到村委会,由村干部帮忙投稿,有的文章还变成了铅字,登上了报纸。通过写作,老人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找到了一份寄托。

5.png 

石金荣老人通过写作,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找到一份寄托。

“村里以前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最多就是大家围在树底下聊聊天。现在村里修建了宽敞干净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图书室,有暖气、有空调,大伙儿下棋、跳舞、看报,幸福得很,每天不来转转都浑身不自在。”说到村里文化生活的变化,村民杜占红笑意盈盈。

为进一步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杨店村积极组织多种文化活动,从春节花会汇演到“我爱我的祖国”读书朗诵会,从篮球比赛到村春节联欢晚会、趣味运动会……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让村民在闲暇之余收获到快乐与幸福。

 6.png 

杨店村墙上满满一墙的荣誉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的成色如何,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看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强不强。杨店村是我国北方一个普通的村庄,但就是这样一个小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正朝着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目标大步前行。

中国小康网天津11月19日电

撰文 / 杜敏

图片 视频/天津市武清区委宣传部提供

指导单位 / 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 /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天津市武清区委宣传部

作者:杜敏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