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整初见成效 全面发力未来可期──专访南开大学教授、经济学家陈宗胜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19-08-22 10:09:26

“经过深度调整之后,天津经济开始起跳了,期待全面发力后取得更大的成效。”这是南开大学教授、知名经济学家陈宗胜的观点。

  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天津的学者,陈宗胜说,他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级指标上,就能感受到天津经济“有了持续发力的意思”。他观察,跟去年前年相比,今年以来在市区与滨海新区之间、天津与周边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上,车流明显增密,有时甚至周末也很堵车。经常往返京津两地的他,还发现京津高铁客流较前有了大幅度增加。他还注意到,近来天津的很多饭店、咖啡馆在高峰、次高峰时段往往一座难求。津城里的外国面孔也一天天多了起来……“这些现象都说明,天津的吸引力增加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涌动,城市活力开始迸发。”

  对天津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陈宗胜指出有四大亮点最值得关注:一是GDP连续六个季度逐季稳升,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逐渐确立;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在全国靠前,“这一方面当期就能拉动生产和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明后年经济增长的潜力所在。”其中,民间投资占比46.4%,也是个积极信号,说明结构调整有了一定改观,民营经济更大程度地绽放出活力;三是财政收入由负转正,而且非税收入比税收收入增速低,财政收入增长质量好于全国,制度性成本逐渐下降;四是第三产业稳中有升,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占比达65%。

  “这一切都是深度调整的结果。”陈宗胜认为,天津这一轮的调整,比全国其他地区力度都大。首先,思想观念和组织结构上的调整都是空前的、有目共睹的。“在融入国家战略方面,也变得真正积极主动了。”随着三地融合的深入推进,天津已经从中受益:上半年,北京企业在津投资到位额675.78亿元,占引进内资的43.9%,就足以说明天津真正有优势的地方,对京冀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只要咱们放下身段,做好服务,今后融合发展的空间巨大,完全能够实现多赢。”他说,天津这两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也下足了功夫,从传统重工业向智能制造、高端制造转变,方向对头,举措对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而在落实中央给天津的“一基地三区”定位上,他认为天津表现得也比较积极,不过还需大力拓展。而如果充分展开,真可谓海阔天高,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他对天津这两年行政风格上的改变也表示赞许:“变得更加求真务实。主动挤水分,压实基础,不恋虚名。”

  不过,陈宗胜指出,天津在全面发力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例如,从经济数据上看,工业下行压力加大,用电量下降,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都表明市场需求有所下降,供求关系失衡风险加大。但他对天津下一步的发展非常看好。他说天津兼具政策、区位、产业、金融服务、文化历史和人才教育等多方优势,“如果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下去,一如既往地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践行 ‘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容错机制,树立担当作为的典型,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还将持续释放。”他相信,“天津一旦发力,会很快的。”


作者:岳付玉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天津日报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