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携手 只为一个“0”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3-05 09:02:41

中国小康网天津3月5日电(龚相娟)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河西区对口帮扶的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浸润着“庄浪精神”的一往无前,也满含着河西亲人倾力帮扶的心血。

四年时间,河西区党政代表团及相关部门赴庄浪县走访调研20余次,提供1.5亿余元帮扶资金,实施近50个帮扶项目,捐赠社会帮扶资金1500万余元,6家企业注册落地,累计销售农产品1.2亿余元......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河西区对口帮扶庄浪县的动人故事。

种活“产业树” 绽放“幸福花”

“第一年牵回一头母牛,第二年又牵回了两头母牛,母牛生母牛,三年五头牛。”河西区为庄浪县带去的东风,让当地郑河乡拉连寺村张建华凭借“牛产业”顺利脱贫。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对河西区来说,他们要做的是不仅帮当地播下产业的种子,还要让这种子种活、长好,开花结果。

多次调研考察,脚踩高原黄土、对准田间地头,河西区看准了庄浪红牛的无限潜力。

“庄浪饲草资源丰富,有良好的养牛传统,特别是郑河乡等关山林缘区,阴湿的气候不易发展种植业,致富只能依靠牛产业。”在当地挂职副县长的河西干部王宝明说起这个眼里发光。

“养牛能赚钱谁不知道,可我们这些贫困户两年不吃不喝才能买上一头,这还不算盖牛棚那些日常开销。” 郑河乡史川村的史满拴满肚子牢骚。

找准问题,精准帮扶。四年来,河西区累计投入帮扶产业发展项目资金9000余万元,实施贫困户良种牛养殖和贫困户牛棚建设补助等4个项目,为全县18个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监测户投放良种基础母牛1.2万余头,扶持贫困户新建牛棚近2000个、维修牛棚800余个,真正厚实了当地发展牛产业的“家底”,助力当地实现了“分户散养、联户饲养、代管代养、互助饲养、入股分红”的良性发展模式。

有了牛只是第一步,想让老乡的们生活真正“牛”起来,还要拓进一步延长牛产业的产业链。乘势而上,河西区将天津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入了当地,与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成立庄浪瑞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有机肥研发、生产及销售,化粪为宝,带动当地走上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近百亩新品种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年产2000吨马铃薯鲜食粉条生产线,一家家公司注册落地……黄土旱塬上,涌动产业扶贫的“活水”

全民“消费热” 护航“脱贫梦”

庄浪苹果形端色艳,味道可口,品质极好,但深山路远影响了苹果的销路。2017年11月3日,一场名为甘肃•平凉“金果红牛旅游”走进天津系列推介活动“我从平凉来”创意推介晚会在光华剧院精彩上演,河西区为庄浪苹果搭建起渴望已久的平台。在签订了13亿元订单的基础上,活动还销售苹果4.24万斤、收入25.46万元,真正让田间的“红苹果”变成了致富的“金苹果”。

如今,庄浪县苹果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苹果已成为庄浪县增加农民收入、精准扶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如何进一步拓宽销路成为河西区巩固前期扶贫成果和夯实扶贫机制的关键。除了鼓励以政府、企事业单位为代表的集中大宗采购,河西区更加积极搭建市场化销售平台,在全区10家消费扶贫馆内推介销售庄浪苹果等优质农副产品。

“以前别人卖,现在自己卖,以前店里卖,现在网上卖。去年6月,我还和李珊、王媛媛两位女排冠军一起直播,一次就售出2000箱单!8吨货啊!” 庄浪电商“红人”邵子斌满脸惊喜。他说的正是去年河西区的创新之举——“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系列电商扶贫活动。产业节期间,河西区借助区域优势资源,开展“直播人才定向培养计划”“超级带货王大赛”“平台赋能与技术赋能计划”等多项活动,打造多角度、全行业、体育明星参与、达人共同助力的消费扶贫新形式,累计带动庄浪农特产品销售160万余元。

“我们在和其他地区主播交流PK的过程中不仅仅销售了产品,更重要的是收获了直播带货的新思路新方向,这就和河西区一直以来给我们的培训思路一样,教会我们营销方法,让我们用实力做大做强。”庄浪电商从业人员关训兵说道。

2019年以来,河西区抢抓电商发展机遇,投入近百万资金,在庄浪县开展专业培训,为当地孵化电商人才,提升 “造血”能力。同时,还投入了物流补贴资金,帮助当地降低电商运营成本,提高当地农特产品竞争力,真正让真金白银化作“云翅膀”,助力当地产品走出大山。

开辟“就业路” 喜结“甜蜜果”

“河西出钱,免费给我们培训,拿了证就在平天高速找到了工作,一个月能多挣一两千。”庄浪县良邑镇苏庙塬村苏金辉现在每天忙着驾驶挖掘机。

“县人均耕地面积较少,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就可负担,全县10万多名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可没学历也没一技之长的只能打个零工。”县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刘杰说。

针对庄浪县的实际情况,河西区精准地开出了帮扶的“药方”,提供帮扶资金160余万元,采取“以需求推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就业保脱贫”的方式,对全县600余名贫困劳动力开展挖掘机、装载机驾驶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铺就自己的幸福就业路。

“男人们能出去好找活儿,我们这些妇女要照顾老人孩子,哪里出得去。要不是有扶贫车间,真的是很难挣到钱。”在水洛镇东关村藏巴拉服饰厂扶贫车间上班的李梅竹话里充满了感激。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帮到点上、扶到根上”的要求,河西区积极利用各类资源扶持引导庄浪县当地创办的13家扶贫车间健康发展,为近400名当地贫困群众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此外,两地还成立人社部门与相关用工企业,建立“帮扶就业协作”微信交流平台,成立劳务工作站,为庄浪籍务工人员在津务工就业提供更加便利的人力资源服务。

赶走“拦路虎” 助力“拔穷根”

“得病后,我把亲戚朋友都借遍了,还是交不上第五次的化疗费,要是没有河西区的大病补助,我只能放弃治疗了。”说到这些,水洛镇何马村的李彩娟仍眼含泪水。

对深山中的贫困群众来说,看病就要花钱,能忍则忍,小病拖成大病极为普遍。为了赶走重病、大病这些脱贫攻坚中的“拦路虎”。河西区始终将健康扶贫作为对口帮扶的重要内容之一。投入资金为当地建设标准化卫生室,为乡镇卫生院捐助医疗设备,实施“两癌”妇女救助,开展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双向交流,并促成河西区康复医院和庄浪县人民医院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等一系列举措切实帮助庄浪县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基础,提升了当地诊疗水平。

同时,河西区围绕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真金白银,升温加压,着力补齐庄浪县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持续深化“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和“结对认亲”活动,将帮扶资金和帮扶项目真正用在点上、扶到根上,为当地群众铺平小康路。

如今,俯瞰庄浪县,大地上依旧沟壑纵横,但曾经的苍凉困苦早已退去,黄土地上满是生机与活力。2020年,庄浪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苦甲天下”的历史标签一去不复返,庄浪县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回首前路,这一个“0”的书写过程中,从单向扶贫到产业对接,从经济援助到社会事业多领域深度合作,处处都有河西区结亲帮亲、携手奔小康的感人故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河西区与庄浪县仍将携手前行,探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西部亲人脸上写满更多幸福和希望。


作者:龚相娟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