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吉鸿昌在津组织抗日 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活动地点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3-08 14:50:08

    中国小康网天津3月8日电(万力闻 )吉鸿昌将军39岁壮烈牺牲,生前,他与家人住在天津法租界中心公园附近一幢红色小楼里,天津名头最响的国民饭店曾是他进行抗日活动的联络站,他在这里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也是在这里,他被特务刺伤后被捕,押至北平就义。如今吉鸿昌在天津革命生活过的地方大多保留了下来,他的故居前还竖起一座吉鸿昌塑像。

  和平区花园路曾叫霞飞路,在解放前是法租界,1930年,一怒写下“渴饮美龄血,饥餐介石头。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诗句后,远走他国又回国的吉鸿昌买下了这条路上一座三层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洋楼,与妻子和一双儿女居住。小楼外墙由红砖砌成,因而得名“红楼”。

  岁月悠悠。2021年3月,“红楼”古朴安静地屹立在春意盎然的阳光下,楼前的围栏上挂着“花园路5号”和“天津文化保护单位 吉鸿昌故居”的标牌。

  从1931年到1934年,吉鸿昌在这里度过了生命最后几年的大部分时光,他的女儿吉瑞芝出生在这里。同时,“红楼”也成为党的地下组织联络站和进行秘密活动的据点,为此,吉鸿昌对这座楼房进行了全面改造:楼房一层作为接待用;卧室、客厅设在二楼,二楼客厅原有三个门,后改为七个门,其中三个玻璃门通向阳台;三楼布置为秘密印刷处,印刷出版宣传抗日的刊物《民族战旗》。“红楼”门门相通、间间相连,每层都有密室,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迅速疏散或隐蔽。

  史料显示,吉鸿昌回到天津后,筹措经费购买武器,“红楼”内还有一个存放枪支的秘密仓库,并从这里把枪支运往抗日前线。

  “外祖父和外祖母住在二楼,楼上南侧是客厅,室内有书架、茶几和几把藤椅,墙上悬挂外祖父亲笔写的条幅‘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代表了外祖父那段时间的心境。”吉鸿昌的外孙女郑吉安接受记者采访时描述了“红楼”的布局。在197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吉鸿昌》时,“红楼”也是重要场景之一。

  除了“红楼”,吉鸿昌与共产党员南汉宸、宣侠父等人常以打麻将牌、会友、听戏等娱乐活动为掩护,联络抗日反蒋力量。1934年5月,吉鸿昌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被推选为该同盟的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这惹恼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国民党北平军分会特务处决定秘密捕杀吉鸿昌,行动地点就定在国民饭店。

  被誉为民国时期“五星级饭店”的国民饭店位于津门繁华的法租界梨栈大街(今和平路),始建于1923 年,时名“国民大饭店”,是当时上流社会人士出入的场所。

  1934年5月,吉鸿昌组织的抗日运动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南京当局密令刺杀吉鸿昌等人,这时吉鸿昌已在国民饭店38号房间开辟了新的秘密联络点。

  “1934年11月9日这天下午,父亲匆匆赶回家,问母亲要钱,并解释说:‘这钱我有急用。’‘搞革命,反蒋抗日,这钱花得有意义。’母亲将手里仅有的一万元存款单交给了父亲。父亲出门前把我抱在怀里,对母亲说:‘为了咱们的孩子和所有的孩子不当亡国奴,该是我们为国家作出奉献的时候了。’说罢父亲就转身离开了……没想到父亲这次离家竟成永别!”说起与父亲诀别的场景,吉鸿昌的女儿吉瑞芝这样回忆。

  那一天,吉鸿昌去了国民饭店,为防万一,他临时改在45号房间与李宗仁的代表刘少南商谈组织抗日武装事宜。会谈过程中,国民党军统特务突然冲进房间开枪射击,吉鸿昌因肩部受伤而被捕,几经辗转被押送到国民党北平军分会。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在北平英勇就义,时年39岁。他再也没能回到“红楼”。夫人胡红霞为操办丧事,将“红楼”以低价抵押给他人,全家租住在牛津别墅。

  中心公园南侧,气宇轩昂的吉鸿昌青铜雕像格外醒目──将军手持大刀,立马远眺,隔着长长的时空隧道与我们对望,目光中有满满的期许。

作者:万力闻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