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奋斗到底 唯我少年——赵世炎在天津主编《工人小报》侧记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3-31 10:18:26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红色百年 风华正茂

赵世炎在天津主编《工人小报》侧记

奋斗到底 唯我少年

文 杨仲达

p1_b.jpg

《曙光·少年 赵世炎》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赵世炎生于1901年4月,1919年追随李大钊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在从上海赴法勤工俭学的船上,他作歌一首:“山之涯,海之湄,少年中国短别离,短别离,长相忆,奋斗到底,唯我少年有此志气。”1921年,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赵世炎和周恩来等同志名列其中。他们后来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办《少年》月刊,赵世炎和周恩来又相继担任编辑。

由天津广播电视台、中共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天津市档案馆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曙光》,赵世炎一集名为《少年》。1924年,他从苏联莫斯科中央大学归国后,先后在北方区委和江浙区委工作,在担任北方区委宣传部长和北京市地委书记时,他经常来津指导工人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后期曾有一段驻津主编《工人小报》的往事。

住东北角大东旅社

主编天津最早的工人日报

1925年秋天以后,赵世炎常驻天津,主要指导总工会工作,住在大东旅社。天津总工会成立于1925年8月4日,一度设在鼓楼旁侧广东会馆。天津地委也经常利用广东会馆开会、演戏,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

大东旅社现在鲜为人知。它坐落于东北角大胡同一侧,后来曾有一长途公共汽车站,那里的车库即为其旧址所在,也就是现今古文化街北口外解放广场的位置。也有资料记载其在老铁桥之畔,这也没错,它就在海河岸边,金钢桥一侧。大东旅社原是直鲁军阀李书凤所办的旅社和烟馆,李书凤是直隶督办李景林的侄子,在李景林被国民军赶出天津后,这幢有23间住房的三层楼房的旅社被接管。据《益世报》载,1926年元旦下午4点,天津总工会在新会址大东旅社举行隆重的升旗典礼。

当时的天津党团地委组织以国民党市党部名义在此办公,大东旅社遂成为各革命群众团体活动的指挥中心。天津很多党团干部如李季达、于方舟、李希逸、江震寰等和来津指导工作的赵世炎都曾在此居住。

赵世炎生活简朴,房间里屋只有一张床,一个面盆,一把椅子和一个报架,别无其他陈设。他每天早晨起床先看英文《泰晤士报》,之后布置工作。由赵世炎倡导,经中共天津地委决定,天津总工会于1926年1月25日创刊《工人小报》,是天津最早的工人日报,赵世炎担任主编。有资料显示称《工人小报》是李季达主编办,并不准确,因为《工人小报》在国民军于3月撤出天津时即停刊,李季达1925年6月来津改组天津地委,天津地委于7月创办报纸《工人生活》,由安幸生、李培良、陶卓然所编,李季达作为地委书记必然对其有所关注。据笔者看到的资料,《工人小报》创刊前10天,《工人生活》仍在出刊。此为两种报刊。

赵世炎所编《工人小报》现已鲜见,文献资料对它的介绍也不多,现在存世的只有创刊号这一期。

创刊号发文祝贺工友

收入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

《工人小报》创刊号上的发刊词是赵世炎所写,题目是“《工人小报》出版祝贺工友”。文字朴实无华,既不讲高深道理,也不用晦涩词藻,而是浅白如话,如诉家常。看得出来,它是专门面向工人所写的。这篇文章收入“中国共产党先驱领袖文库”,于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世炎文集》中。

“今天,是《工人小报》第一天与诸位工友见面。《工人小报》是总工会出的报,也是天津几十万工友大伙共有的一张小日报,这份小报寄到外埠去,各处工友看见小报上说的全是工人自己的话,为的是工人阶级的利益,也算是各处工友大伙共有的报。”这段文字总述小报,说明它是日报,说明它的波及范围,其中“工友大伙”一句颇见亲切。

“我们工人太吃亏了!工人认字的既不多,认得字的也没报可看。那些大报没有好的,不是工人看的,既买不起,也看不得劲。小张的报呢更糟了!他们那些小报,也不过抄一抄大报,并没有替工人说话的。我们工人要看的,就是工人自己的报纸。

天津总工会代表天津几十万无产阶级,一面要竭力组织大家团结,一面也要供给工友以时事消息和政治常识,这张小报,就因为这个才出版。本报出版时就要:祝贺工友们!祝贺什么呢? 祝贺工友们快快团结!大家都来团结,组织工会,各厂有各厂的工会,各地有各地的总工会,一齐团结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旗帜之下。”这两段文字提出,工人因识字不多和无报可看,故而“吃亏”,以总工会的名义,用小报号召大家团结起来。

“目下国内的情形虽不好,战事没息,反动的军阀没倒,外国帝国主义还侵略中国,可是中国的平民都抬起头来了!我们的民众运动,一天比一天盛,人民革命的事业,一天比一天有望。实在说起来,情形是进步了。便是工人,也一天比一天团结;无论在何处,不管军阀和外国人怎样压迫,我们老是干……”这段又进一步阐明了工友团结的意义和价值。

“工友们!本报敬谨祝贺你们,本报以后的职务,没别的,只有维护工人的利益,拥护工人的团结。”结尾敬谨祝工友们,并总结出《工人小报》职能,此处“职务”一词所用并不恰当,而应为“职能”。赵世炎一味地使用白话,视角下沉,可以看出他满腔热忱地对着工人说话。而文字相对粗糙,也可看出当时时间的仓促,人力的匮乏,斗争的残酷。

在《工人小报》创刊号上还有一篇文章,是题为《工会复活歌》的一首歌词。赵世炎在北方区委刊物《政治生活》中还发表了一篇文章《庆祝北京天津总工会成立》,开篇就说:“在1926年的第一天就有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两件事:一是北京总工会的正式成立,一是天津总工会的重新恢复。”

这首《工会复活歌》记录了天津总工会重新恢复时工友快乐的心情,歌词朴实,亲切感人,又极富鼓动性,使用的乃是民歌说唱风格。歌词未见收入《赵世炎文集》,尚不确定是否为赵世炎创作。

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诸位呀,工友呀,听我说呀,咱的工会又复活,大家真快乐……从今呀,以后呀,齐声唱,愿我工会地久天长,生活才有保障……遇见呀,工友呀,把他劝,加入工会做个会员,工会大又坚……”当时工人运动的状况已跃然纸上了。

一起工作的同志回忆赵世炎

工作细致周到效率很高

当时天津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干部奇缺,故而《工人小报》由赵世炎一手负责。他当时要经常开会作报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但报纸每天照常出刊,为此不得不工作到深夜乃至通宵。

据参与《工人小报》编辑工作的邢克让回忆,赵世炎工作紧张,但细致周到,效率很高。八开纸的小报全部约稿、改稿、编辑,乃至文章的标题用几号字,都是他一个人动手,创刊号上发刊词和以后每期的社论都出自他的手笔。当时邢克让只有十七八岁,帮助赵世炎做小报的校对发行和经费管理,这些事也是在赵世炎的具体指点下进行的。小报的主要内容是报道天津、唐山等地工人运动情况和各地的革命运动,发行很广,每天向唐山、北京,甚至莫斯科等地发售。

李志新对于赵世炎办报也有具体回忆。赵世炎住在旅社楼上的东间,他住一通间两小间,两张办公桌接起来放在当中,靠墙放一张床,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工人小报》的筹备、编辑都由他一人负责。记得他从苏联报纸上剪下一些小题头,如镰刀斧头,等等,作为《工人小报》的花样,赵世炎要李志新把这些东西拿到一家英国人开办的印字馆去作铅模(中国人当时还做不出来)。以后小报出版,他日夜忙于编写,都是邢克让帮他校对,由协议印刷局印刷。

吕宜之的回忆充满感情,他说,赵世炎对宣传工作非常重视,对《工人小报》的编辑都是亲自指导,排版版面、校对等也都要亲自过目。这种精神给所有一起工作的同志起到了好的榜样。

就在1926年当年,赵世炎南下工作。转年3月,他参与领导了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的武装斗争,获得胜利。是年7月2日被捕,在狱中遭受酷刑而不改其志,当月19日在上海枫林桥英勇就义,时年仅26岁。

作者:杨仲达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天津日报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