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天津赛区分赛举行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4-25 09:34:36

  中国小康网天津4月25日电 (史莺 苑美丽)当青少年探索科学的好奇心和创新思维的天马行空“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智慧火花?今天(4月24日),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天津赛区分赛举行,突围初赛的99组参赛队以大学、中学的组别,分别参加“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单元的比赛,通过演示解说+评委问答、动手制作+现场竞赛等方式,考察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经过现场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一等奖8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4项。

  上午9点半,比赛进行正酣。记者在现场看到,“创意作品”单元设“未来教育”和“智能控制”两个命题,偏重于考察青少年怎样通过自行研发科普产品,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赛场上,小“科学家”们沉着镇定,通过自行制作的PPT,口若悬河地向评委们介绍心血之作,他们的创意之巧常常让评委眼前一亮。“科普实验”单元则突出动手能力,其中“生物环境”命题是让学生以培养基为画板创作“细菌画”,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中加入美学和创新;“风能利用”命题倡导青少年关注可再生能源,孩子们三五成组,在规定时间内自己设计并自选材料制作风能小车,再以利用风能驱动小车负重行驶等标准评选出优胜者。通过和现场参赛者的沟通不难发现,这些作品不单涉及科普,还融入了物理、生物、化学、天文、计算机、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难怪许多选手都告诉记者,他们因比赛而拓展了知识面,收获比书本上更多。

  在“智能控制”赛场,由大三学生乌力杰和高世雄组成的团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在做作品介绍时吐字颇为吃力,甚至时常“无声”,但评委们却听得津津有味。原来这两个大男孩是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聋人学生,参赛作品是基于帮助聋人正常生活的“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为了让比赛沟通更为顺畅,大赛承办方特聘了专业手语老师进行现场翻译。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副院长袁甜甜是两个学生的指导老师,她表示通过该人工智能系统可识别手语和聋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并将其翻译成汉语语言。“比如聋人看病时几乎无法和医生交流,有了翻译系统,医生就能知道聋人表达的意思,从而更好地为其治疗。目前,该系统可应用到银行、医院、图书馆、公共交通等场所的智能交互机器人和大屏上。在5G网络普及、网速更快后,就可推广手机App,直接将镜头对准聋人进行精准翻译。未来,让聋人也能正常工作,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同样,来自天津五中新疆内高班的玛合江·托力恒和周彭轩带来的“语言文字学习助手”也备受关注,“我们注意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翻译系统很少,为了方便交流,就开发了这个项目,这次参赛的是第三代作品,我们正在开发应用场景更广泛的第四代。”他们说。

  “青少年时期是创新和创造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要激发和鼓励青少年永葆对科学的好奇心,从小涵养科学家潜质,放飞梦想,为国家培养和储备更多科技人才。”作为天津分赛的承办方,天津科学技术馆馆长姚剑波道出了大赛举办的初衷。他告诉记者,中国科协最新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去年,天津市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6.58%,位列全国第三。“这也说明天津的科技人才数量在不断增加,正如本次大赛,初赛就有1169组队伍报名,超过3000人次参与。经过评审,99组特色各异的队伍、近300人次脱颖而出晋级复赛。”他表示,各命题比赛获得冠军的5支队伍将代表天津参加于5月举行的全国总决赛。


作者:史莺 苑美丽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