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京津冀最大综合性单体实验平台!好吃的“天津粮”万里挑一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9-23 11:07:04

中国小康网天津9月23日电(王敬怡)“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白里透青、油光发亮、黏香适口、回味甘醇,这一直是小站稻最独特的优势所在,一家煮饭,四邻飘香也是小站稻留给天津人的记忆。“近年来,天津市大力发展小站稻产业,在主推的高端优质品种中,金稻919、津稻9618、金稻777都是我们育成的。”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刘燕清在农作物研究所水稻高标准智能化研究设施基地中观察记录着自己种植的水稻,它们有的长势喜人,有的参差不齐稻谷干瘪,“这些材料中表现优异的将进入新一轮的严格选育,培育出优良品种,夯实天津乃至中国水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基。”

  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农作物研究所水稻高标准智能化研究设施基地共有两层,总面积4581.66平方米,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单体设施实验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水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保障粮食安全,水稻的“质”和“量”研究越发重要。

  “以往我们的育种材料在武清或者宝坻基地种植,需要经常观察记录水稻的生长变化情况,但是来回往返的时间成本较高。”杂交粳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融雪说道,“小规模的研究我们都把水稻放在组织培养间或是光照培养箱里,组培间的温湿度控制没有那么精确,而光照培养箱的体积较小。”

  走进两层的温室基地中,7间自然光人工气候室、10间人工补光气候室、8间实验温室、4间智能温室、1间普通温室、6间网室有序的运行着,“我们根据光温的不同精度分出六大区域,可自动模拟不同地区稻田的温度、光照、湿度以及土壤盐碱等自然状态。”刘燕清介绍说。

  在智能温室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试验需求设置光照时长、温湿度变化,“比如研究低温下的水稻耐寒程度,显然夏天在常规基地是无法完成的,但在智能温室中完全可以实现。”刘燕清说。一个优良品种的育成至少需要七八年,天津试验基地通常一年只能种植1代,即使在热带地区一年也只能种植2至3代,温室基地具有全天候工作特性,不受自然环境影响,缩短了育种时间,提高了育种效率,为加速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从春种到秋收,播种、管理、观察、记载、选择、收割、对比试验……就是育种工作者持续的“单调”工作。“我们一方面要看水稻的田间表现,还要在实验室鉴定它们的基因型,也就是说那些看不到的‘性状’。”张融雪在温室基地中将水稻叶片取回实验室中,完成分子辅助育种等实验。

  “通过杂交聚合水稻的优良性状,鉴别育种新材料的基因型。在实验室内我们能鉴定抗除草剂、香味、稻瘟抗病、糯性、耐低温等性状的基因型。”张融雪展示着自己的试验成果。

  “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就近完成表型观察、取样等工作。”张融雪为温室基地的建立而高兴,“它能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看清’不同品种水稻的‘脾气’,为守护中国人的米袋子做出更大贡献。”

  如今,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杂交粳稻研究中心选育的优质品种金粳818、金粳518、金稻919、、津稻9618、金稻777、金粳优132等一步步走向全国,种植区域遍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辽宁、河北等地区。其中津稻9618获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粳稻)金奖,被天津市认定为第一批小站稻优质品种,金稻919荣获2019年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一等奖,被认定为第二批小站稻优质品种。

  天津小站稻种植始于宋辽时期,日前《天津市2021年小站稻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发布,小站稻迎来新的机遇。小站稻作为天津特色农产品,不少人的记忆里是“焖出的米饭,粘粘的,干吃白米饭都香得很”,一粒种子走过四季,在无数人的期待中,生长成熟走向餐桌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再有半个月,颗颗饱满粒粒金灿的水稻即将成熟,“振兴小站稻的责任就在我们肩上,只有培育好的品种,才能让小站稻走得更远。”张融雪说,科技、创新是农业的“芯片”,攥紧“芯片”培育出优良品种,才能端稳“中国饭碗”。


作者:王敬怡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