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村】“两山”理论来引领——俵口镇兴家坨村迈进小康大门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11-04 13:57:07

  从浙江安吉余村“不卖石头卖风景”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海拔1900多米深山中的大寨村“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从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水上生态牧场;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随着“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了环境持续改善、人均收入得到提高、城乡发展更加均衡。

  天津市宁河区俵口镇兴家坨村以“两山”理念为引领,保护七里海湿地,全力打造湿地水乡为目标,发展绿色可持续产业为手段,全面推进村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村子先后被评为天津市级明星小康村、市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示范村、市文明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红旗党组织。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持续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走进兴家坨村的街道,可以看到,每家每户都栽种了花草树木,旁边还设置了“生态车位”,街道干净整洁,村庄后面还设置了凉亭,栽种了大面积绿植,供村民休闲娱乐。

  “现在村庄真是太漂亮了!休闲娱乐的地方越来越多,大家没事就喜欢带着孩子出来遛弯儿。”村民张大爷说,“原来村里环境特别乱,现在真是大变样!”兴家坨村打开 “美颜”模式,“空气好、景如画、韵味浓”正在成为兴家坨的宜居“名片”。

  兴家坨依托紧邻七里海湿地的地域特点,以“北国江南,湿地水乡”发展定位和“一轴一河一渠四平台”规划布局,村庄把资金更多用在自然生态和村风村貌上。

  “近两年村内投资50万元,完成了50个垃圾池的新建、改建工程;新安装路灯30盏,实现了全村整体亮化;投资400万元完成了村庄主干道路高标准景观绿化工程,沿线栽植树木1800余株、600年历史古树得到有效保护。”俵口镇兴家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全胜介绍,“今年,我们村又把打好环境整治和拆违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宣传优势,投入30余万元用于环境整治,现在基本达到了不见垃圾、没有死角、道路整洁、坑塘干净。通过高标准、低强度,打造康养和休闲项目,形成高端民宿和康养产业,带动百姓增收致富。”

  做好土地和水面流转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没想到我们这个岁数还能赶上好时候!家里的地流转出去了,想干啥干啥,没事了去周边遛遛弯,一分钱不用花家门口就是美景,村里老年人超过60岁每年领1000元,晚年迎来了幸福生活。”兴家坨村村民李良元激动地给我们介绍他的幸福生活。

  原来,李良元种着五六亩地的玉米、棉花,一年到头才三四千块钱,牵扯精力,不仅受累还不赚钱。当了一辈子农民,最开始土地要流转出去的时候,李良元也有过纠结。他说“没地了,心里没着落。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一年一亩地流转费1000元,比我原来种地都多,我现在没事了去村里绿化队帮忙,一个半月的工资相当于原来种一年地的收入。”不仅如此,土地流转出去了,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好了,原来种地干活,都不舍得穿好衣服,现在出门都穿得干干净净的。

  天津市宁河区俵口镇兴家坨村现有住户1751户,村民5811人,目前村庄每年收入可达400万左右,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3万元。

  由于兴家坨村紧邻七里海湿地缓冲区,其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关系到七里海的生态保护质量。近年来,村庄坚持生态立村,做足“农业+生态”文章,建立健全“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全村实施土地和水面流转,逐步形成了2500亩土地转到合作社发展“稻蟹混养”和5000亩七里海核心区土地发展生态林的绿色产业。

  坚持生态优先理念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刘大叔说,“曾经的兴家坨村,杂乱无章、缺少生机。街道几乎没有绿植,违建、堆放物占道。冬季家家户户烧煤取暖,每天都得掏炉灰、倒炉渣,灰尘严重,空气煤烟味儿很大。夏季下雨,路面排水不畅,外出极为不便,村民意见很大。村内垃圾都是统一倒入水泥垃圾池再进行统一转运,一旦转运不及时,味道也很大。”

  如今走进兴家坨村,一切都井井有条、质朴靓丽。

  “这三年来,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美了、树绿了、水清了、民富了,我们村民都说提前迈进了小康社会的大门。”赵大叔激动的说。

  据悉,兴家坨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努力让七里海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海。同时,兴家坨村还积极贯彻落实保护区政策,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秉承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建成了占地5000亩的生态林,为今后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等项目、全面带动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效益与生态双丰收。

  坚持绿色发展定位

  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中国小康网走访中发现,兴家坨村通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把“留白留绿留朴”落实在每个细节,将七里海“大水大绿大美”的生态资源引入村庄,引入百姓生活,环境治理与发展兼顾,让质朴自然的乡村生活成为孕育美丽产业的孵化器,让美丽产业支撑美丽生态美丽乡村。

  借助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兴家坨村党委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利用村内劳动力多的优势,主动走出去,跑门路,找市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各方资源招商引资。俵口镇兴家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全胜介绍,“在党委一班人的领导下,管道工程、市政工程、绿化工程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据悉,目前,全村成立了管道工程施工队,从业人员达到1700多人,仅此一项年收入达5000多万元。由于资质证书齐全、施工质量一流,在全国享有盛誉,兴家坨村也成为了远近文明的管道之乡,此项目不仅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民的就业,也加快了村民致富的脚步。”

  据悉,依靠区位优势,借助七里海环境提升和绿色发展,兴家坨村水库得到了统一规划管理,建成了占地面积5000亩的生态保护区。

  梳理兴家坨村的发展脉络,深刻地感受到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兴家坨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美丽中国,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中国小康网天津11月4日电

撰文/侯砚

指导单位 / 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 /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天津市宁河区区委宣传部


作者:侯砚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