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村】农家第一院——下营镇常州村客常来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11-26 11:14:45

1.png 

常州村村口(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常州村风景秀美、高山林密,雄奇险秀的九山顶坐落于此,最高峰海拔1078.5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被称为净化北京、天津空气的绿色“肺叶”。

曾经的常州村,只有一条崎岖山间小路与关内相通,几乎与世隔绝,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

1994年,常州村党支部依托环境资源优势,建起了蓟州区第一家农村集体经济旅游景区—九山顶自然风景区。

常州村以发展旅游业作为主要产业,经过多年努力,2014年10月,常州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9年全村接待游客4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

从闭塞落后到四通八达,从基本温饱到追逐梦想,常州村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为实现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带来了深刻启示。

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2.png 

常州村村容村貌

“马上入冬了,晚上零下二三摄氏度,但仍有游客前来。今天我家接了一个旅游团,都是奔着‘常州村’来的,村里环境好、住宿环境好,游客都喜欢来呢。”高翠莲边说着边收拾着客房。

   今年57岁的高翠莲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94年,她率先开办了全村第一家农家院,不仅给村民们树立了样板房,并且第一年就赚了1万多元。

高翠莲得空带着我们参观她家的农家院,两栋米黄色的连体6层别墅,大气美观。别墅内安装有电梯,客房宽敞,空调、沙发、电视,一应俱全。

“因为我这儿环境好,一到周末或者节假日游客们蜂拥而至,一年接待游客收入近百万元。”高翠莲面露微笑。

“常州村围绕景区发展需求,建立天津市第一家农家旅店专业旅游村,在全国首创游人水果采摘参与性体验项目。靠着创新开发农村旅游景区、农民休闲农家乐、农业水果采摘这三件‘法宝’,常州村人民走上了绿色发展之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宝义说道。

有时,王宝义会在早晨5点登上海拔500米高的九山顶景区看一看。“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百姓们退耕还林,村区内几千亩的阔叶原始次生林和周边的国家森林公园连成一片,汇成万亩绿色海洋,吸引更多游客纷纷前来,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王宝义说道。

为让乡亲们尽快脱贫致富,1993年,王宝义带领村民开辟九山顶景区,开发了古栈道、一线天、国画岭、步云桥等50多个新景点,彻底让九山顶成为了金山银山。

常州村从初建景区开始,经历了二十年多的发展变迁,实现了集体无产业到办成受群众欢迎的景区,从无人问津的小山沟到京津冀知名的旅游小镇的转变。

开展守山护水新实践

3.png

常州村农家院

常州村立足于保护自然风景区的景观地貌和森林多样性,主动放弃传统养殖优势产业,推动常州山更绿水更清。

王宝义介绍道,为了保护环境,常州村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村专业护林防火队伍,还成立了全区第一个农村专业垃圾清运队伍。2008年一次性投入600余万元,铺设管网5000余米,率先在全区农村建成整个全村的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系统。

目前,常州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统一收集、统一处理,生活污水统一由污水管道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排放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做到了山上林木繁茂无火灾,山间清泉洁净无污染,村容整洁无垃圾。

2015年常州村建立爱鸟护鸟基地,冬季缺食时,村内的党员带领着青少年定点喂鸟,每年冬天在常州村栖息的鸟类具有几十种,上万只,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不砍一棵树,不挖一块石”,这就是常州村始终遵循的一个原则。

构建乡风文明新风尚

4.png 

常州村九山顶

近年来,常州村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在党建引领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高村民自身素质,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十足。

2019年以来,常州村主动适应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发动全村党员群众参与讨论,研究制定《常州村遵纪守法文明户考评办法》,按思想政治、精神文明、遵守法律法规、庭院环境、家庭和睦五个方面划分30小条具体细则,对每户村民全年的具体表现进行严格考评。

考评办法实施近半年来,常州村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群众代表包段的措施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同时,在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各项重点工作中,常州村人均能主动履行村民义务,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中国小康网天津11月26日电

撰文 / 李丹凝

图片 视频/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提供

指导单位 / 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 /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天津市蓟州区委宣传部

作者:李丹凝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