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村·调研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村党建引领惠民生专题调研报告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0-12-01 13:28:10

编者按:“这是我的村”宣传报道活动,是天津市2020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和重大议题,新闻报道与社会课题研究的有机结合是活动的亮点之一。天津市社科界“千名学者服务基层”活动旨在组织引导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光荣使命。社会科学工作者们上炕头、下地头,走进“我的村”,完成了卓有成果的调研报告。本网摘编刊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为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强调:我们要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天津市北辰区双街村位于北辰区北部的双街镇,地处京津黄金走廊、北运河畔。双街村历史悠久,区位优势非凡。全村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共有村民616户,人口1717人,党员114名。2019年村销售收入为1.14亿元,利税20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6万元,净资产为20亿元。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探究双街村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综合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前进,以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的具体做法和经验。调研团队通过与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座谈、访学党建园、入户走访村民和居民、参观科技工业园和生态农品园区、观摩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基地、了解体验智慧城镇防控中心、集中观看专题介绍片等方式,实实在在感受到双街村党委认真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指示精神。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总思路,健全完善以村党委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体系,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所取得的一系列骄人成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布局,在津沽大地春风化雨般的对标诠释和生动实践。

 一、党建引领壮大集体经济

(一)“支部建在连上”的启示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和“神经末梢”。早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指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双街村党委下设有7个党支部,其中4个党支部分别设在经济组织,即双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街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双盈地产有限公司和双盈物业公司。双街村的党组织建设生动诠释了“支部建在连上”这一党建思想的内在机制和实践伟力。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党支部不仅发挥引领作用,更重要的是发挥“服务型管理”职能,切实为企业和个人发展提供便利。双街工业园下设三个园区,总占地面积66.67公顷,地理位置优越。每个园区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实现“九通一平”,引进总装110千伏安的变电站,为企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电力资源;规划污水处理厂建设,为企业的快速、健康、环保生产提供了保障,降低了生产成本,打造绿色环境;规划供热天然气配套设施;规划通信、邮政、宽带等现代办公设施。同时,园区内有住房、配餐中心等生活场地和基础设施,可为园区职工提供每月租金400元的宿舍。配套齐全、服务上乘的工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各类企业和各层级人才。

(二)工业园发展形成产业集群

双街村工业园共有三个区:第一工业园区于1998至1999年建成,吸纳了多家内外资企业入驻,吸引外资1000余万美元、内资1500余万元,年租金达580万元,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打下基础;第二工业园区于2004年建成,吸引了多家食品公司入驻,年租金2200多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3000余万元;第三工业园区于2005年建成,是民营中小企业创业园。三个工业园区形成了以机电、冶金深加工、设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制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双街村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借力首都资源,积极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促进京津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中关村(天津)可信产业园于2014年8月落户于此。该产业园的定位是高科技产业园区,由临街旺铺、商务别墅及商务写字楼构成,共有楼宇87栋,引进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以及国内知名企业50余家。首批签约的10家企业是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的杰出代表,涉及系统研发、网络平台、软件设计、服务包装等多个领域,科技水平领先,为双街工业园提升注入了新动力。2016年双街村工业园的销售收入高达13亿元,利税1.3亿元。工业园为双街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置双街村及周边地区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

(三)现代农业种植和养殖业保村民安居乐业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把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村创新创业的热点和亮点。双街村因地制宜发展了以先进技术和高新科技为支撑,以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精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养殖农业和种源农业。

1.农业种植前景广阔

双街村党委和村委会始终倡导“村民要保持劳动者本色,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增收”的理念,指引村民发展葡萄种植业。2007年双街村实施旧村改造,545户村民搬进楼房,双街村委会鼓励村民回到田里,于2012年建设葡萄大棚,占地1300亩,195栋连栋大棚,10栋二代温室大棚,引进维多利亚、夏黑、无核白鸡心等高产优质的欧亚葡萄品种。起初,村民对村委会的动意不够理解,回田劳作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村里党员的带头引领和合作社的运行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葡萄种植业开始显现出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村民的积极性也逐渐提高。

种植地由合作社采取统一的资源管理、技术规范、服务标准、品牌形象等措施,鼓励村民种植葡萄,并拓展市场,解决了村民担心葡萄产品销路不畅的后顾之忧。以村民入股的方式调动积极性,注入活力,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为一体,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观念引领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每个村民只需缴纳1万元股金就可享有7分种植地,村民进行掐尖、除草等日常管理工作,每位村民年末可收回1万元股金并且每半年享受5000元分红。这一举措既给村民带来实惠,又培育了一代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型农民。村民管树成是个热爱土地的种田能手,半年下来,他除去领取全家三口人1.5万元的入股红利外,还一次性获得合作社12万元补贴。他说,这一年种葡萄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下地劳作,实现增收,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永葆劳动者本色。党员项子囍说,我们种地不仅是丰收了农作物,还锻炼了身体,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体力行方式,传递给下一代“劳动最光荣”的精神内涵。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当今的“农二代”已经适应不了农村生活,不去掌握农业劳作的技能。离开故土,到其他地方寻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农村青年生活景况的常态。许多乡村的留守人群自然而然地变成以老幼病残为主,有效劳动力大幅减少。双街村为什么没有成为那种事实上的“空壳村”?这固然与村“两委”重视青年队伍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重视年轻人全面发展分不开。而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领导实现全覆盖,才是根本原因。双街村党委一系列党建引领的有效举措,保证了党最有效地凝聚起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依靠农村党支部带领广大农民建设自己的家乡,使自己的生活走向富足。

双街村农业发展壮大,种植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养殖业让村民笑起来。

2.生态养殖效益倍增

除葡萄种植,现代农业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双街村发展农业产业的重点。双街村结合域内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特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成我国首个蚯蚓工厂化养殖车间,成为北辰区发展绿色农业的一大亮点。与传统蚯蚓养殖不同,工厂化养殖车间让蚯蚓养殖更规范、产量更高;同时,人工成本也相对降低。投喂蚯蚓的物料较为普通、价格低廉,主要以秸秆、蘑菇菌渣以及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部分废弃物为主。蚯蚓养殖系统的引进,既填补了国内工厂化养殖蚯蚓的技术空白,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年收益可达2600万元。发展乡村旅游是双街村打造的特色农业产业的一部分。双街村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于2019年从荷兰引进郁金香种球,包括太阳爱人、圣象、微笑等200多个品种,累计800多万株,种植面积达230多亩,几乎包揽荷兰郁金香全部的优质品种。在种植上,采用荷兰传统的稻草覆盖保温模式,经过一个冬季的培植,出苗率达到原产地95%以上的水平,2019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

(四)村办企业稳住了“菜篮子”和“米袋子”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最伟大的制度性财富。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是当前农村改革中关系全局的两件大事,涉及亿万农民的利益。双街村党委的系列举措,从根本上杜绝了放任资本大搞圈地运动,把习惯于农耕文化并拥有伦理自主性的几亿农民逐出土地所导致的不良社会政治后果。

村办企业是村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双街村的村办企业以生产铜、铁等有色金属和初级加工工业为主。90年代以后,村办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且逐步走向成熟,开始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先后成立了养鱼池、果园、养鸡场、饲料厂、仔猪繁育厂等村办企业,不仅带动了村民就业,而且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为后来双街村集体经济壮大,发展工业、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双街村走的是一条集体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按劳分配的正路。

双街村的乡村振兴重视的是乡村原住居民的主体地位和乡村的已有资源,重视自身价值。长期单门独户的劳作方式,一盘散沙般的小农经济样式,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重新组织起来,这不仅是形式的变化,而且是初心的回归。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就是保住民生源头。毋庸置疑,维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就是保护“菜篮子”“米袋子”的源头。

 二、党建引领保障改善民生

(一)想村民所想,全力惠民生

双街村党委设有村民股金、薪金、租金、养老金、补助金、保障金的“六金”保障制度,健全村民收入逐年增长机制。双街村征收村民的宅基地后,导致村民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村党委立足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对符合双街村补贴范围的人员,按村里开发的商品房小区双街新村的供暖费和物业费收费标准,每人每年可享受每平方米30元供暖费补贴和每30平方米物业费补贴,从宅基地入住楼房的村民每户可享受4万元的装修费用补贴。这样既减轻了村民的基本生活支出压力,又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为了让村内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双街村规定村民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子年满60周岁,女子年满50周岁,没有参加过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村集体每月发放1900元退休金。2005年双街村实施养老保障,从2006至2019年双街村月平均养老金额呈现的是整体上升的态势,2006年为最低值457.5元,从2006年到2014年增长最为显著。这期间双街村月平均养老金额从457.5元增长到1500元,8年间增长3倍。此后,2014至2017年双街村月平均养老金以每年5%—6%的涨幅逐年增加,2018年维持2017年养老金数额水平1800元,2019年达到增长最高值1900元。2006年至2019年,13年间双街村月平均养老金数额增长4倍。双街村养老金的增长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双街村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街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民享受着村集体的发展成果,意味着双街村老年人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双街村党委每月还为村内特殊困难家庭发放500元的生活补助金。由此可见,在惠民生、保障村民基本生活方面,双街村制定的政策真真切切解决了村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给村民家一样的关怀

在保障村民基本民生基础上,双街村党委还注重对村民的人文关怀。凡具有双街村户籍的村民子女在高中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可获得2000—5000元的奖励金。村民冯长珍说到,孩子们听说了奖励金,学习的劲头儿更足了。为了让村里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双街村党委每季度派工作人员上门为老人量体裁衣,按照老人的喜好购置服装;给70周岁及以上老人送生日蛋糕,这些事情体现了村党委对村民的浓浓亲情。为保障村民安全且兼顾村内经济建设,双街村组建了治安、消防、道路巡查、志愿服务等联防队伍,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化综治平台,定期进行消防检查,配备专业的消防团队,24小时无死角视频监控,24小时值班室轮岗,机防人也防,在治安上下力度,让村民放心居住。即使出现治安纠纷,也能够本着群防群治宗旨,上下联动,有效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区统筹”。这也是双街村内所有住户都没有安装护栏的原因。另外,双街村设有自己的物业公司,一方面可以吸纳一部分村民就业,另一方面方便让村民管理自己的家。双街村的适龄劳动村民实现100%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多元。

三、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

(一)场地和物资:村里解决

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双街村逐步完善社区功能,目前建有满足各个年龄层村民开展活动和各类文艺活动的场地。双街村党群服务中心配套齐全,内设有书画室、儿童之家、党代表联络室、未成年人工作站、村民学校、道德讲堂等,双街新村社区农家书屋投资达20余万元,建筑面积150平方米,配套书屋设施完备。藏书既包括农业实用技术和农村致富经验图书,又包括政治法律、教育卫生、文学艺术和少儿读物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和生活百科等图书,极大地满足了村民爱书、读书、渴求知识的需要。为方便借阅,书屋对图书进行了分类,天天免费开放。双街村还创建了书画室,书画室内设施齐全,窗明几净,空气中还飘散着淡淡的墨香和颜料香味,配套的笔墨纸砚,硬木桌椅古香古色,村民们挥毫泼墨,兴趣盎然。墙上悬挂着书法作品和山水花鸟画作等,书画室成为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的平台。儿童之家为孩子们提供了游乐的设施,既保护了孩子的安全,又呵护了儿童的童真。双街村的服务设施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充分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居民的生活需求,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使居民对社区产生出较强的社区依存感和认同意识。有的村民自发组建队伍参加比赛演出或者学习,社区不仅聘请专业老师给社区居民培训,还为群众参加活动提供服装、道具等物资,充足的文化娱乐生活充实着双街村村民的休闲时光。

(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双街村以村民的文化需求为导向,大力支持村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鼓励村民成立兴趣小组,力所能及地组织活动。目前,村里成立了合唱队、模特队、形体队,还有剪纸社、书画协会等,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养,使村民的空闲生活既充实有趣、又能使村民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双街村党委组织各类培训班,如手工编织,让村民不仅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还能掌握一技之长,满足村民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需要。这样做不但不会让世代居住平房的村民们觉得住进了楼房的生活枯燥、孤单,而且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保留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双街村党委还经常组织各类比赛、活动,让村民和明星大腕同台演出,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活动,丰富自己、展示自己。双街村每年举行双街葡萄文化节,村民可现场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葡萄文化盛宴。双街村靓丽文艺团文艺骨干有100余人,文艺项目有秧歌、舞蹈、小品、音乐多个门类,曾多次参加文艺汇演。2010年至2014年,双街村为了更加丰富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协同双街置业集团连续五年邀请市级及全国著名艺术家、演员到村,与村民同台献艺,为乡亲们献上文化大餐。

(三)志愿服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热爱居住社区是遵守社会公德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不爱社区共有的家怎么可能爱国家?为满足志愿者开展社会互助的需要,双街村开展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不计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服务。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为社会进步创造更多财富,还是对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锻炼环节的有益补充,对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双街村党群服务中心有志愿者为老年人定期理发,施展自己技能的同时还能帮助他人,友爱邻里;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活动;定期开展社区公共卫生区域督查、清理活动。乡风文明原本包含的邻里互助、相互照顾传统,不能让楼房和防盗门隔断,双街村党委就是遵循这个原则。“小事”就是民心,为村民奉献爱心搭建各类平台,积极传播正能量。基层党组织是为人民服务的主体,党员的高尚、光荣就体现在服务于所在的社区居民们,同时把党费和党员在自己居住社区里的带头作用紧密联系起来,一旦入党,终生是人民义工循环往复无穷尽。志愿服务善举有利于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协调社区各种利益关系,缓解社区各种矛盾与冲突,这样做不仅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高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党员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帮助农民转变观念,培养农民良好习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道德示范作用。

(四)继往开来:留住乡愁不忘根

古村镇衰落,其实是传统文化衰落。古镇、古村、古街的振兴也只能依赖传统文化的振兴。形成于明代早期的双街古村镇远近闻名,是华北地区知名的历史文化地标。随着600年来的时代与社会多元化发展,双街的经济社会发展在逐步推进,直至繁兴,但其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著名村镇属性正渐渐褪去亮色。古村镇淡漠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实是传统文化遗迹的漫漶与磨蚀。古镇、古村、古街的振兴,需要传统文化的振兴。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后,如何延续“双街子”根脉,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又摆上了村“两委”班子的议事日程。经多方筹措、精准发力,双街村文化历史展览馆建成。非止本村民众观展受益,外来观光、考察者也可通过展览馆脉络清晰的展线,领略实物、书刊、照片、投影等展物,回顾双街历史,展望未来愿景。


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调研项目组成员:李强  范志萤

张浩  庄旭崴  丛屹

指导单位/天津市委网信办

联合报道/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天津市北辰区委宣传部


作者:吉宝刚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热点文章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