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五送”得民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北辰模式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1-03-08 14:43:08

image.png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中国小康网天津3月8日电 “抱歉,来晚了!”伴着急促的脚步声走进会议室的林则银,忙不迭地表达着歉意,离我们约定的时间,不过晚了两分钟,一脸的谦逊中带着务实的神态。其实,这两分钟也是事出有因——

上午的“五常五送”工作法交流座谈会一再“拖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不得不压缩了本就难得的午休时间。

像这样的兄弟区、兄弟单位来北辰区学习交流,已成常态。

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近年来,北辰区多轮驱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走深走实,让“文明”这块金字招牌深入民心。

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北辰区规划建设600平方米集指挥室、精神文明展厅、心理咨询室、联合活动室、直播间于一体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6个,文明实践站243个,构建起了点多线长面广、功能设施完备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

-建设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贫帮困、应急支援“8+N”区级志愿服务队伍,发布区级志愿服务项目44个;

-依托小区楼宇、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设立26个文明实践基地,实现中心、所、站、点四级网络联动体系;

-注册志愿服务队伍超过1000支,注册志愿者14.65万人;

-已有理论政策宣讲41支、文化文艺服务90支、助学支教18支、医疗服务10支、科学普及25支、法律服务19支、卫生环保115支、扶贫帮困17支、应急支援43支……

这样的力度和成效,可谓大手笔!

北辰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三级书记”带头抓、多个部门齐落实、多方资源共统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态势。既着力“线下”阵地建设,统筹整合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五大平台”;又着力“线上”创新,设立北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推广文明实践便民小程序,打造了“指尖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北辰模式”,就这样通过上下联动、品牌驱动、机制促动,成了一项长期的民心工程。它聚焦群众最需要的服务、最关切的问题,切实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热在基层、热在常态,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

“五常五送”工作法是“北辰模式”的先进典型,也是北辰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优秀成果。当下,北辰区还把党史学习教育同“五常五送”工作法结合起来,通过社区宣讲、开设老年人食堂,建立五座“谈心亭”等形式,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办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image.pngimage.png 

社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展示

常开五扇门 送出五颗心

北辰区委书记冯卫华曾撰文写到:常敲空巢老人门,嘘寒问暖送贴心;常串困难家庭门,排忧解难送爱心;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常守居民小区门,查防管控送安心;常开休闲文明门,和谐追梦送欢心。这“五常五送”,打开了五扇门,温暖了群众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受到了居民群众的欢迎称赞。

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林则银的故事也许很多人都不陌生。今年47岁的林则银,来自云贵高原的布依族山寨,有着少数民族特有的热情与朴实;她是社区“管家”,扎根基层14年,成为了居民离不开的“贴心人”。她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现如今,她把天津当作第二故乡,将自己视为“社区的女儿”。

“十多年前,我走出大山,来到天津。这个城市用温暖的臂弯接纳了我。如今,我将热情和才干奉献于此,化作深深的回报……”林则银在日记中写下这样暖心的话。

曾经,因为忙碌而误了送给103岁的独居老奶奶一束玫瑰花,让林则银心存遗憾泪流满面,如今,她仍耿耿于怀。林则银说,服务群众,要像孝敬父母一样,需趁早,不能等。也正因此,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林则银创新探索出“13579工作法”,其中就包括“五常五送”。

采访中,林则银为中国小康网讲了一个不被人知的故事。

宝翠花都社区有一个16岁女孩,父母因为特殊原因,常年不在身边。虽然经济有保障,但小小年纪就要独立生活,让女孩时常感到孤单无助,某个夜晚的一句“阿姨,我怕”,让林则银成了女孩寄托情感的亲人。

去年疫情期间,怕女孩孤单,林则银多次把她接到家里同住。“今年春节,因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我没有回家,就把女孩接来一起过的除夕。”说到这,林则银感慨很多,“其实,忙碌了一整年,本想一切从简休息几天,但是为了让她在社区里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我特意按照北方的传统习俗,准备了各种春节必需品和喜庆氛围。看到女孩开心的样子,我觉得这个春节意义非凡。”

林则银形容女孩就像一棵小树苗,爸妈不在身边,作为社区的“管家”,有责任引导她健康成长,就像母亲对待亲女儿一样。“常叩重点人群门,沟通疏导送舒心。我几乎每天都要跟她沟通一下,帮她排解孤独,疏解心中迷茫。”

“我们的工作就应该是替党分忧、为民办事,在居民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手,去温暖别人。”林则银说。

她对孩子如此,对老人更是关心备至。

社区里有一位刘奶奶,之前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了解的情况都是“挺好”。但是,当林则银第一次去刘奶奶家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80多岁的刘奶奶,腿脚不便,需要靠老年代步器的助力。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儿。

“我当时就楞在门口了,意识到'常敲空巢老人门'是多么的重要,不登门,怎么能了解真实、实时的情况呢?”林则银说,“市委书记李鸿忠曾经说过,社区里那些走不出家门的人,才是我们社区工作者真正要去服务的群体。”

去年疫情期间,最让社区工作者们放心不下的,是86岁的独居老人王祥林大爷。那阵子老人天天靠吃冰柜里早已冻成冰疙瘩的剩饭过日子。老人牙不好,特别想吃发面饽饽,而当时外面好多的店铺都没有营业,林则银就在家蒸好饽饽、熬好小米粥,趁热给王大爷送去,老人家的感动之情可想而知。

“第二天中午,因为防控小区入口封闭,王大爷绕着小区走了半个多小时,蹒跚着来到党群服务中心给我们深深鞠了一躬,热泪盈眶地说‘谢谢你们,把我老头子的小事当成大事办。’”林则银说。

正如冯卫华所说,“五常五送”工作法,好就好在把党员干部的心和群众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五常五送”工作法,“五常”体现着和群众的密切联系,“五送”体现着服务群众的温度。“常”登群众门,群众自然就和我们亲近;多“送”贴心、爱心、舒心、安心、欢心,群众对我们才会更加信任。

image.png 

志愿者不畏严寒坚持疫情防控卡点值守

image.png 

五常五送志愿者义务为社区老人理发

志愿者服务 一好变多好

敲门、串门、守门……在“五常五送”实践中,社区发现人手严重不足。于是,在林则银的带动下,宝翠花都社区与天津城建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同成立“织梦桥”服务队,为大学生们提供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机会。

“那些可爱的学生们,特别积极热情地投入到为社区老人们服务的工作中,帮忙送东西、做卫生,陪老人聊天……”林则银说,“今年大年初一,我特意穿上象征吉祥的红色衣服,带着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去那些独居老人家拜年,老人和大学生们都特别开心。”

组织志愿者队伍,其实是一好变多好的方式。既解决了社区工作中人手不足的问题,又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为空巢老人、困难家庭的服务,让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敬老孝亲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增加了社会责任感,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到细微之处。

林则银的做法很多,宝翠花都社区还建立了护宝、护老等6个“妇女微家”,帮助“4050”失业女工和单身母亲就业,探索“社工+志愿者+困难群众”志愿服务模式,解决困难群众“微心愿”650个。就像已经取得伟大胜利的脱贫攻坚战的“精准帮扶”一样,社区的这些帮助,也是精准而有效的。

提及此,林则银又讲了“红色菜篮子”的故事。

为什么不是传统的“绿色菜篮子”呢?原来,这个“红色菜篮子”,是以党员志愿者为主的一项服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那么在社区我们怎么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呢?”林则银说,“我们发现社区里的老弱群体、困难家庭,买菜这件简单的事,却成了天大的困难。于是我们就实行了‘地社挂钩’的方法,把蔬菜生产基地和社区直接挂钩,减掉了中间环节。建立了‘红色菜篮子’微信群,每天按照居民的需要,从基地直送社区,再由志愿者分发或送到家里。”

“红色菜篮子,凝聚大民生”,从党的十九大到现在,凝聚了社区的人心,居民满意了,反过来会更加支持社区的工作。有一年,武清区大孟庄低保户种的西瓜滞销,林则银就在群里发动大家购买爱心西瓜,不到一天时间就卖出去6000多斤。

用林则银的话说,“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

“五常五送”工作法,特别善于引导和动员社区群众,用大家的参与和努力来建设美好家园、实现共建共享。这是一套“组合拳”,既有为困难群体、特殊人群送去关心和温暖,也有落实好基层治理各项任务。充分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先后建立“阳台菜园”“星期五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品牌,鼓励大家主动参与、用心服务他人,连安置帮教青年都被动员起来,在社区环境清整等多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要把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就能形成一往无前的强大力量。

image.png 

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民情图,把居民的冷暖绘在图上、记在心上、做在实处

坚持党领导 创新新机制

“五常五送”工作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为做好社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多年来,林则银把社区党建作为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创新党员“六类管理法”、建立“党建学习包”等方式,持续加强“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在疫情防控中,林则银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党员志愿小分队,在巡逻值守、楼道消杀等各项工作中冲在前面、干在前面。正因为有党建引领,才让“五常五送”工作法落地生根,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五常五送”工作法,注重创新、善于提炼,形成了一套适应群众需求、具有自己特点的工作思路和机制。既是对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对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

2020年以来,从区里到街里,从资金到指导,大力推动文明实践站进楼门行动。瑞景街将“五常五送”工作法与北辰区委组织部的星级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创新“星级社区”机制,将“五星”的内容细化为核心星、惠民星、文明星、和谐星和自治星。宝翠花都社区探索建立了18所集教育、管理、服务、议事于一体的楼栋微党校,将红色教育阵地和社区会议室搬到居民家门口,实现了党员随时上党课、党群议事一家亲、服务常年不断线的新模式。

“一年多来,我们挖掘评选了草根型的‘社区小名人’550人,社区小公约350条,居民小家训280条。” 林则银说,“形成‘群众吹哨,社区党员、志愿者报到’的服务群众快速响应机制,使为居民群众解决‘微心愿’成为常态。” 

北辰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作为“文明系列”评比重要内容。下发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志愿服务嘉许机制,深化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通过志愿队伍“亮牌子、亮活动、亮风采”赛服务,部门镇街“工作联动、活动联动、队伍联动”赛作为;通过“文明实践主题月”活动,促进村居“天天都开放、周周有活动、月月有重点”。

“文明是一个城市最靓丽的名片,这张名片是有温度、有力度、涵盖具体内容的,衡量的最高标准就是老百姓的满意度。”秉持这样的发展理念,北辰区勇于创新、敢于争先,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模式。五常五送工作法,仅仅是北辰模式的一个典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正如区委宣传部长周红蕾所说,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永无止境的自我提升,是服务群众的永恒主题。未来,北辰区将进一步加强总体设计,注重制度建设,持续推动文明实践建设常态长效,续写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华美乐章。

撰文 摄影/吉宝刚

视频 部分图片/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宣传部

联合报道/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宣传部


作者:吉宝刚
责任编辑:王靖羽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17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