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进行时·天津新农经济巡礼】 硬核“硒”引力——东二营镇抢抓机遇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2-01 13:34:28

采访手记:

蓟州,一向以山清水秀、文脉绵长著称,也因众多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民宿吸引了大量的京津冀游客。殊不知,人杰地灵的蓟州各镇村,凭借着各具特色的产业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在着力打造着绿色生态特色镇。

天津市蓟州区东二营镇,如今正在逐渐变成一座“富硒小镇”。2022年,东二营镇发现了一片万亩天然富硒地,由此带来了潜力巨大的富硒产业。在东二营镇富硒农产品示范项目基地,秋天种下的冬小麦已经出苗显行,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冬小麦如绿色地毯覆盖在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查看麦苗生长发育情况,积极为富硒冬小麦安全越冬做好准备。未来,到“富硒小镇”品硒食、吃硒菜、饮硒水会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体验,富硒产业也将成为东二营镇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1701408929323053.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转型“富硒农一代”的“林二代”

站在自家的麦田旁,刚过而立之年的王中鹤心中充满期待。

这200亩麦田,可不是普通的田地,它是富硒地。2022年,东二营镇都赛营北村村民王中鹤在200亩富硒地里种了小麦和红薯,小麦亩产500公斤左右,红薯收成300多公斤。“在这种富硒地里种农作物和普通农田方法一样,产量也差不多,但是因为富含硒元素,售价能高两成左右。”王中鹤说。

第一次在富硒地上种粮,就有不错的收益,令王中鹤信心倍增。今年,王中鹤又在地里种下小麦、红薯和玉米,随着对套种模式的研究越来越有心得,他也把目光转向了车厘子、蘑菇等更多作物。“富硒地更适合种什么还在摸索尝试,总会找出最合适的农作物。”王中鹤说,他要做富硒地上的“农一代”。

东二营镇位于蓟州区西南部,下辖31个村,主导产业是苗木,所以也被称为苗木之乡,20多年来,当地大部分百姓都在参与苗木种植。王中鹤家是都塞营北村的苗木大户,家里有1000多亩苗木,这片林地从王中鹤父亲开始经营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王中鹤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林二代”。但是2021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后,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做出了明确规定。由于大量苗木种植在基本农田上,东二营镇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在耕地上种什么?农业转型的方向和重点在哪里?农民们发愁,政府也一直在费尽心力寻找适合地区产业发展的新路。

富硒小镇规划应运而生

2021年7月,尤雪杉调任东二营镇任党委书记。上任伊始,寻找转型方向的难题摆在了尤雪杉面前。东二营镇领导班子冥思苦想,想着也引进一些蓝莓、蘑菇等经济作物进行替换种植,可是好几轮研究下来觉得都行不通,因为这些产业别的地方早已经发展成熟了,东二营只能追着人家跑,显然没有后发优势。

1701408946770681.png

恰在此时,“困的时候有人送枕头”,东二营转型的方向出现了。2021年7月份,东二营镇联合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对全镇土地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测”,幸运地发现镇域东侧1.1万亩地块属于天然绿色富硒土地。

硒元素是世卫组织确定的人体必需的15种微量元素之一,具有预防癌症、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2022年10月,经中国地质学会认定,东二营镇1.1万亩富硒地成为天津市首例富硒土壤地理标识。这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有了天然富硒土地这块“金字招牌”,东二营镇更加笃定富硒产业这个发展方向,提出“打造京津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生态富硒特色镇”的奋斗目标,富硒小镇规划应运而生。

优势叠加打出“组合拳”

既然土壤富含硒元素,那最直接的就是先从土地里要效益。东二营镇在1.1万亩富硒地上划出了一片100亩的农业种植示范基地。2022年,在农业部门专业技术的指导下,100亩示范基地种下富硒小麦、富硒紫麦和富硒玉米。这茬农作物长势顺利,收成后,镇里特别请来了专业的检测团队,对小麦的含硒量进行了测定,硒含量达到国家标准。在示范基地对富硒农作物种植进行试验的同时,东二营镇也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运营模式。东二营镇注册成立了天津市“硒乡有礼”农业专业合作社,创立“硒乡有礼”区域公共品牌,成立全镇富硒产业行业协会。

此外,建立行业协会,所有农户种植的富硒农作物必须经过行业协会的鉴定,保证产品的质量,“一旦发展壮大了,有可能出现品质杂乱和管理混乱的状况,农户必须接受统一规范管理,统一质量标准,既坚持市场原则,又有政府统一管理,这两个优势叠加以后才能把富硒产业做大做强。”尤雪杉说。

一切准备就绪,东二营镇开始带动农户进入富硒产业。第一批转型的村民里就有苗木种植大户王中鹤,看到富硒产业的发展前景,王中鹤拿出200亩地尝试种植富硒农产品,让他放心的是,整个种植过程中,有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指导,收成后产品合格,合作社还负责收购,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1701408962246438.png

除了富硒农作物,东二营镇还有富硒鸡蛋。王新庄村的王龙江养殖蛋鸡好些年了,今年开始,他把鸡饲料换成富硒地上所产的谷物,之后产下的鸡蛋经过测定后达到了富硒鸡蛋的标准,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一枚鸡蛋就能卖到两块多钱。

据统计,东二营镇目前种植农作物的富硒地有三四百亩,想要尝试的农户越来越多,镇政府也不断学习取经,和农户一起摸索适合富硒地生产的农作物品种,丰富富硒农产品产业链。

三产融合乡村振兴辟新路

在充分利用富硒资源调整农产品结构的基础上,东二营镇又开始着手在第二产业上延伸发展。

目前,镇上的一家食品加工厂已经开始投产,富硒面食、富硒水饺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今年,镇政府又继续招引一批农特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富硒农副产品加工厂、保鲜库等。

对于富硒产业的二产定位,可不单只是农产品的加工,越来越多跟硒元素有关的规划陆续启动,硒元素也开始以其他业态出现。

东二营镇与一家食品饮料公司签订合同,合作成立富硒饮用水厂,“蓟州依山傍水,水质好,是天津市唯一可以开采地下水的区域,富硒水富含硒元素,可以饮用,也可以用于食品加工,可以在不同业态体现硒元素的优势。”尤雪杉说。

1701408979611895.png

鱼菜共生循环种养项目也是今年富硒小镇的标杆示范项目。尤雪杉介绍,这是一个外形类似蔬菜大棚的功能农业设施,在大棚内用养鱼的水种菜,水经过菜的吸收后被净化,再回到鱼池里边,这是一套循环节水环保功能农业体系;此外,利用大棚种植的优势,增加富硒产品的品类,实现富硒产品多元化;再将新能源引入,形成农光互补;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将农业和智能产业结合起来,减少人工。

“一个项目里面融合了功能农业、循环种养、新能源、工业机器人这几个概念,未来有富硒水、富硒农作物、富硒蔬菜,东二营的富硒产业会非常丰富。”尤雪杉说。

而说到三产,自然少不了文化旅游。蓟州区是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二营镇也计划走“硒+”的文旅融合之路,区别于游山玩水的旅游方式,东二营镇的文化旅游将定位于大健康理念。

黎明村是东二营镇一个只有100口人的小村子,未来,黎明村将被打造成示范健康村,富硒康养理念将汇集在这个小村庄里。在村子里,游客可以品硒食、饮硒水、做中医理疗、体验富硒温泉、品尝全硒药膳,感受健康休闲的旅游方式。

1701408991956411.png

对于富硒小镇来说,2022年是启动夯基之年,2023年则是奋起跃进之年。下一步,东二营镇将继续加快富硒小镇建设,努力打造蓟州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的新名片、新样板,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编制镇域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为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富硒资源提供顶层设计和科学引领。借助“津农精品”“蓟州农品”、鱼羊集等知名展销平台,加大富硒产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准营销,不断提升东二营“硒乡有礼”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并利用绿色富硒土壤标识这块金字招牌,大力招引一批农特产品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富硒农副产品加工厂、保鲜库、产品检测中心等,逐步构建以农产品种养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硒疗康养为特色的富硒全产业链集群。

访谈对话:

中国小康网:东二营镇是怎样把特色变成优势、实现长远发展的?

尤雪杉:东二营镇对富硒小镇提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立足一产、培育二产、扩大三产,凸显富硒、有机、绿色等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以“硒”为特色载体、以“健康”为产业内核的三产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镇。

中国小康网:在富硒产品方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品牌体系,这套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尤雪杉:好农品要想打出好名声,就要统一品牌、统一品质、统一形象。创建“硒乡有礼”,是要把全镇的富硒产品打造成一个品牌,这个品牌打出去,整个东二营镇的富硒产品就能形成一个“拳头”去打市场、树形象。

中国小康网:听说今年有不少强化富硒产业链的项目落地?

尤雪杉:我们瞄准富硒产业发展方向,大力招引一批企业落地签约,包括新引进浩丰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延伸富硒产业链条;新引入椿腾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建设高端养老服务场所,拓展硒疗康养新理念;与中品大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康养旅居基地建设一期项目,提升富硒产业附加值;与京驴生物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富硒小镇项目合作协议,实施富硒饮用水厂等项目,打造品硒食、饮硒水、尝富硒药膳的文旅融合新体验。

中国小康网:下一步的打算?

尤雪杉:首先做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学习借鉴湖北恩施、江西丰城等地先进经验,结合东二营镇域产业、资源特点,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团队,高水平编制全镇富硒产业发展规划,为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富硒资源提供顶层设计和科学遵循。

中国小康网天津12月1日电

撰文/吉宝刚 劳韵霏

联合报道/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支持报道/蓟州区委网信办

蓟州区东二营镇

编辑:白雨


作者:吉宝刚 劳韵霏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