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进行时·天津新农经济巡礼】田间传“真经” ——绍印谷物合作社共享农民田间学校侧记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3-12-12 14:06:56

采访手记

如今在中国的咖啡文化中,茅台酱香拿铁以其独特的调配方式和高雅的口感悄然走红。中国传统白酒与现代咖啡文化完美结合,不仅馋坏了各路食客,也忙坏了原材料供货商们,其中就包括静海区蔡公庄镇高粱种植大户周绍印。

作为贵州茅台镇优质酱香型白酒的关键酿酒原料,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7000亩高粱中80%销往贵州茅台镇进行酿酒。除高粱种植之外,藜麦特色种植也成为合作社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种好自己土地的同时,合作社创始人周绍印将学到的先进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周边村民。作为天津市唯一一家“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式,紧抓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培训和主导产业技术培训,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青年农民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再续前缘  携手龙头跑出产业加速度

1702361286418106.png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春华秋实,岁稔年丰。每年秋季,位于蔡公庄镇四党口中村的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近7000亩的高粱红遍田间地头,迎来沉甸甸的收获季。一串串高粱穗粒饱满,空气中弥漫着清香。伴随着阵阵轰鸣声,几台大型收割机在高粱地里来回穿梭,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一幅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今年种植的红缨子高粱,颗粒饱满紧实,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出酒率好,非常适合酿酒,预计亩产可达350公斤。”望着成熟的高粱,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绍印满心欢喜。

据介绍,这里种植的7000亩高粱品种为“红缨子高粱”,是有机糯性高粱,因其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淀粉含量高,单宁含量适中等特性,成为贵州茅台镇优质酱香型白酒的关键酿酒原料。目前合作社在耕、种、防、收等环节全程采用机械化,大大提高了产业发展效率。“这种高粱产量相对较低,但市场价格略高,每公斤价格在5元左右,每亩收益可达1800元。”周绍印介绍说,新收获的高粱水分偏高,需要经过晾晒,去除多余水分,再经过粗筛、精筛,去除多余杂质后,80%将销往贵州茅台镇进行酿酒。收割后的高粱地将继续种植小麦。通过高粱、小麦轮作,进一步提高土地收益,为稳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开始,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与贵州茅台镇酒厂“千里联姻”,开启高粱酿造产业的致富之路。今年,合作社与贵州茅台镇酒厂“再续前缘”,给了周绍印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底气。“收割后的高粱地将继续种植小麦,通过高粱、小麦轮作,进一步提高土地收益,为稳产丰收打好坚实基础。”周绍印说。

谈话中了解到,周绍印是土生土长的静海人。2009年4月,他牵头成立了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成立天津市绍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走进周绍印的农机仓库,他如数家珍般一件件地向我们展示他的“宝贝疙瘩”,“我们有大大小小农机具60多台套,是全静海数一数二的农机合作社。”

另辟蹊径 特色种植拓宽农民增收路

1702361308188869.png

在绍印谷物合作社的种植基地,还有一种不常见的种植品种——藜麦。2022年以来,绍印谷物合作社将发展藜麦特色种植作为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和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同时借助天津农学院资源优势,采取“科研院校+合作社+专业技术人才”模式,打造藜麦种植“试验田”,逐步探索出一条既适合地域气候又能帮助农民实现稳步增收的新路子。 

“藜麦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粮食作物,有着丰富的营养和食用价值。从2022年开始,我们和天津农学院倾力合作,试种了一部分藜麦,收益还不错。在生产过程中,天津农学院为绍印谷物合作社提供从覆膜、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的一体化技术指导,全力打造藜麦产业发展‘芯片’。通过天津农学院老师亲临指导,一些技术性问题都给我们解决了,我们做起来还挺得心应手的。”周绍印说。

据了解,绍印谷物合作社今年种植了近20亩藜麦,预计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收获后,合作社还将对藜麦进行市场包装。收益可观的话,2024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完善藜麦加工车间及生产线建设,开发消费者喜爱的多样化藜麦产品,不断提高农民收益。

授之以渔 田间学校孕育振兴众英才

1702361322978674.png

作为天津市粮食生产特聘农技员,周绍印说自己肩上责任很重,一定要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在周边群众中推广开。2015 年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成立,周绍印用更专业的方式传授农业新技术,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了培训质效双突破。2022 年天津市绍印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被认定为天津市唯一一家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除了针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民中专培训等之外,合作社周围学校的学生们时常会走进设施大棚,拔草、采摘、认蔬菜、掐瓜蔓……在动手体验中融学于趣,化教于心。目前田间学校已成为四党口小学的农业实践基地。据统计,田间学校全年可承担高素质农民、技能相关培训 500 人 ,实用技术普及型培训 500 人次,农民中专 200 人 ,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培训 500 人。

在近几年的办学过程中 ,周绍印摸索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培训体系 。培训内容上把系统讲解改为实用教学;培训方式上将“灌输式 ”转为“互动式”,学员们边听讲、边训练;培训地点从教室的课本学习转为“实地演练”,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并提供师资、设备、机具等,方便学员就近演练培训。

2021 年周绍印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2022 年被评为静海区“科普大使”“农民就业创业导师”,“2022年度粮食生产特聘农技员”称号。

“作为天津市唯一一家‘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合作社突出抓好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培训和主导产业技术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青年农民队伍,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周绍印说。

通过创办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周绍印不仅自己跃入种粮大户之列,而且带动附近的种粮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全镇涌现出了年播种 2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50余户 。在绍印谷物合作社农民田间学校的引领下,各类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村民的“钱袋子 ”鼓了,村集体的致富路宽了。

访谈对话

中国小康网:作为天津市唯一一家“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目前主要针对哪些人员进行培训教学?

周邵印:目前田间学校重点开展五类人员的培训,一是生产经营型,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骨干等。二是专业技能型,主要包括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从事劳动作业的农业劳动力。三是专业服务型,主要包括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测土配方施肥员、水产品检验等社会化服务人员,涉及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农机安全生产与安全作业技能培训、电商、水产品养殖等技术培训。四是市广校的农民中专培训。五是针对静海区周边的中小学、高校学生提供农耕文化体验场所。

中国小康网: 在合作社不断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示范引领作用,将合作社、田间学校、农户有效联结?

周邵印: 我们之前采取“村社联合”的形式,2021 年 11 月与蔡公庄镇四党口后村合作推进百亩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种植西瓜、甜瓜及黄瓜、菜花等蔬果,进一步研究“ 种植大户增收带动集体增收”的新模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集体增收、村民致富新途径。同时通过校社搭建,田间学校深化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培育推广多品种、效益好、受欢迎的瓜果蔬菜品种,同时通过以基地代训、交流轮训、实地指导等方式,培养更多懂蔬菜经营、会蔬菜管理、有种植技术的高素质农民。

 

中国小康网天津12月12日电

撰文/杜敏

联合报道/天津市农业农村委

支持报道/静海区委宣传部

静海融媒体中心

编辑:白雨


作者:杜敏
责任编辑:明晓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xiaok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