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夫妻的山海情:妻子援甘归来 丈夫接过“接力棒”

 《小康》 ● 中国小康网   2022-10-13 12:16:53

“儿子读六年级毕业班了,学习还得抓紧,可别松劲儿。”“你就踏踏实实在甘肃舟曲工作吧,天凉了多添衣服。父母和孩子我都能照顾好,你就放心吧。”这是一对夫妻间的温情通话,他们通过视频聊着工作,也聊着家常,传递着彼此的思念之情。

电话这边,再三叮嘱爱人在外安心工作的妻子叫杨惠宇,她是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年级的语文教师;那边,紧盯孩子学习成绩的爸爸叫张大鹏,他是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的语文教师。夫妻俩拥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履历,其中耀眼的当属他们“援甘支教”经历:先奔赴甘肃支教的是杨惠宇,2019年8月,她以高级教师的身份踏上了征途,目的地是崆峒山脚下的平凉五中。一年支教期结束后,张大鹏接过妻子的“支教接力棒”,他的目的地是白龙江畔的舟曲一中,这一出发就是三年。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这对从渤海之滨出发走进大山深处教师夫妻的支教历程,也来看看天津教师在甘肃支教过程中结下的硕果。

“天津见”约定已成真

“杨老师,我被天津商业大学录取了。两年前和您定下‘咱们天津见’的约定,如今真的实现了!”说话的小伙儿叫王涵,毕业于甘肃省平凉市第五中学,今年他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取了天津商业大学。抵津报到后,王涵的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恩师杨惠宇。紧接着,又一份捷报传来,同班同学郑文萍被天津职业大学录取,同样完成了师生间的这份约定。由于新冠疫情校园封闭管理,两位抵津的同学还未与杨老师见面,他们一直在微信热聊。

“咱们天津见!”这是杨惠宇结束支教返津前留给学生们的一句嘱托。它就像一颗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发芽、成长,进而结果。

回到2019年的那个夏天,杨惠宇主动报名前往甘肃支教,组织上委派她担任平凉五中高一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对于援甘支教这件事,杨惠宇是充满期待的。她说:“我是一位‘80后’,从小就是父母宠爱的独生女,读书、工作都在大城市。我主动去艰苦的地区,一方面是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磨砺自己的意志。”

从天津到平凉,要坐两个小时的飞机,下了飞机还有5个小时的车程。车子越往大山深处开,周围就越显得荒凉。“我记得第一次到校的场景,虽已入夜,但孩子们依旧在埋头苦读。”杨惠宇说,“对于这里的孩子来说,读书是他们能够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捷径。”

走进班级教室,43位学生对这位远道而来的老师报以热烈的掌声,杨惠宇被这份淳朴的热情包围着,特别是看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目光,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在教学中她发现,当地的教学模式缺少师生间的有效互动,还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大量做习题的循环里。“拿天津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很活跃,视野开阔,一堂课若是不拦着,能把宇宙万物聊个遍。”杨惠宇介绍说,“但平凉的孩子不是,他们对学习很认真、很执着,很能吃苦,但他们缺少表达,对语文学科多停留在默写、背诵上。”

“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和我一起感受‘语文之美’,这是一门感性的学科,大家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这是杨惠宇时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从此,平凉五中的高一年级语文课堂里不再只有枯燥的课文和试卷,学生们可以自主地创编话剧,举办诗歌诵读会、时事辩论会等。

“2020年央视春晚有一个临时加播的诗朗诵节目《爱是桥梁》,几位央视主持人用声音、文字和情感抚慰人们被新冠疫情困扰的心灵。”杨惠宇说。那个寒假开学后第一堂语文课,她就把这段诗歌完整地抄录了下来,组织班级里的同学一起充满深情地朗诵,让“语文之美”浸润学生们的心。

在生活中,她也看到了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面临的现实难题。杨惠宇说:“至今,‘一个馍搭配一杯水’的画面还会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于是,杨惠宇就以各种理由给学生们加餐,还偷偷地帮拖欠住宿费的学生补齐了费用。在一次植树活动中,班里的学生牵着她的手把她拽上陡峭的山坡。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杨惠宇指着远方告诉学生:“走出大山,你们才能有更开阔的视野;学有所成,回报家乡的底气才会更足。”

“平凉的孩子内生的学习动力很足,这份动力源于生存的压力。”杨惠宇分析说,“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在哪里’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只要老师多一些关怀,的确能够改变他们人生的轨迹。”

在杨老师的课堂上,被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天津是怎样一座城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是什么模样?未来我们能去天津读大学吗?当这些问题被学生们提出来时,杨惠宇知道孩子们的眼界打开了,至少他们能够憧憬大山外面的世界了,于是就有了2020年夏天的那个约定——“咱们天津见”。

“天津经验”落地舟曲

就在杨惠宇结束为期一年支教工作回到天津时,她的爱人张大鹏接到了一份使命,他顺利地接过爱人的接力棒,奔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以“组团式”“托管式”帮扶的形式助力当地教育事业。张大鹏是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的语文老师,如今他的身份是舟曲一中政教主任兼语文教师。

初到舟曲,张大鹏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观察当地的学生。他坦诚地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连县城都没有出去过,视野比较窄。他们的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对于走出大山的愿望并不迫切,对于考得上与考不上大学也并不在乎。”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张大鹏在实践中充分理解了这一论断的精髓,在实际工作中推出“三个一”德育体系,即一条励志的主线、一个完备的德育体系、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将零散的管理制度体系化,将天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模式带到了大山深处。

在日常与学生的沟通中,张大鹏还发现这里的留守学生太多了。“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学生放假回家要面临独自生活的考验,而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心理上有波动又能跟谁倾诉呢?”张大鹏说,“这个时候,能够站在学生前面、替他们遮风挡雨的只有老师。都说老师像妈妈,在舟曲,老师就是妈妈。”

今天的舟曲一中,学生们组建了学生会,自主管理的能力逐渐增强,这是“自强工程”;每位同学都在培养至少一项兴趣爱好,课后找到了乐趣所在,这是“素评工程”;面对当地特殊的现实,“牵手工程”让很多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有了自己专属的导师,学生们有心里话,终于可以有对象倾诉。

两年前,张大鹏抵达舟曲时曾给自己留下三个问号:你为什么要参加援甘支教?你来到舟曲干了什么?你要为舟曲一中的孩子们留下什么?

经历了两年的磨砺,问号逐一找到了答案。张大鹏惊喜地发现,舟曲一中的本科录取率提升了。2020年,他们团队接手舟曲一中时,当年该校本科录取率是18%;而到了2022年,该校近500位学生参加高考,考取本科的学生达到172人,本科录取率突破35%。他更发现,学生们读书的劲头足了,对远方的憧憬变得强烈了;同学们自建社团、拥有了更多的兴趣爱好;同时师生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了。这一切改变始终离不开那句话: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说起舟曲,人们难忘2010年那场特大泥石流灾害。历经十余年建设,灾害带来的伤痛逐渐抚平,但学校里还有一些因灾难失去双亲的孩子。张大鹏介绍说:“那场灾难夺去了我的一位学生父母的生命,那时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是舅舅一手把他们兄妹三人抚养大的。”舅舅自己有4个孩子,加上他们三兄妹,7个孩子的生活开销都靠舅舅打工和政府资助。对于这样的孩子,天津的老师们自愿包保,每个人从工资中拿出钱来担负孩子的食宿费用。

今年已是张大鹏支教的第三年,需要作答他的第三个问号了,要给当地的师生留下什么呢?他在电话那边语重心长地说:“3年的时间不长,以此作为一个循环恐怕不能迅速提升一所学校的综合水平。我希望等我们离开的时候,能够培养出一批当地的教师队伍,把天津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长久地留在那里,使更多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

“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

2019年,杨惠宇老师向组织提出支教申请时,爱人张大鹏并不是那么赞同。如今他说出了心里话:“我身边有很多同事去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地支教,他们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当地的教学生活条件艰苦,我妻子能经受得起这样的磨炼吗?再有,离开自己的孩子一年时间,孩子想她怎么办?她想孩子怎么办?”但见到妻子态度坚决,他还是随了她的心愿。

这一年里,杨惠宇在平凉的所见所闻总会通过电话传递回天津,告诉爱人,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激励,一种鼓舞。就在妻子即将返津时,张大鹏也报名参加援甘支教。他要切身感受妻子的经历,和爱人一样拥有共同的人生经历,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一些实事。

记者了解到,2021年八九月间,杨惠宇又一次奔赴甘肃省庄浪县,这次是以“专家团”的形式为当地教师做培训,举办了几场公开课,时间虽短,但收获颇丰。

夫妻二人隔着电话聊到了孩子,孩子从小学三年级起至今,要么只有爸爸陪伴,要么只有妈妈陪伴。对于孩子,夫妻二人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亏欠。但张大鹏说:“支教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既给甘肃的孩子传递知识,也得到了甘肃师生的‘馈赠’,我们也是受教者。几年来,我们俩积累的支教故事有很多,能够鼓励自己孩子的话题也有很多,这何尝不是一种双赢呢?”

采访结束前,记者问他们夫妻二人同一个话题——支教的经历值得吗?杨惠宇点点头说:“值得!”电话那边,张大鹏坚定地说:“对!没有任何可后悔的!”(今晚报记者 伊健)

作者:伊健
责任编辑:容与
来源:津云
《小康》杂志社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6-2023
www.chinaxiaokang.com